《四川文物志》概述——从新旧方志之不同看《文物志》之存史功能.pdf

《四川文物志》概述——从新旧方志之不同看《文物志》之存史功能.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文物志 《四川文物志》概述 ——从新旧方志之不同看《文物志》之存史功能 《文物志》是新的《四川省志》中增置的重要专志之一。文物志的内容在旧的《四川通 志》(雍正版和嘉庆版)中虽偶有所及,惜语焉不详,难以满足蜀史研究之所需,兼之四川 地处边陲,先秦文献较为奇缺,因此有待于地下文化遗存的发现而予以弥补。为此四川省志 编委会增置了《四川省志·文物志》,由四川省文化厅负责组织编修。其志内容以考古材料 为主(包括地下文化遗存和地面文化遗存),以及传世文物;时代则起自史前直至现代。在 编修《四川省志·文物志》的同时,编撰《四川文物志》十二卷专志这就在较大程度上解决 了史料不足的问题。下面从新旧方志不同之处来看文物志存史功能的重要意义。 ^‘ ,+’一、新旧方志的不同之处 。 胡乔木1980年4月8日在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上提出:“要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 的材料继续编新方志。”这是修新志必须遵循的理论和原则。 , 新观点新方法,当是指科学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永远处于发展运动之中, 是一分为二,但彼此间却又互相联系着的。这样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唯物 ‘ 。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一 ,. 新材料,兹结合三修略论其使用问题:t 三修,是指历史上编修方志的三种不同的方式和目的。即创修、续修和补修,是黎锦熙 在《方志今议》中提出的“三术,这对于新方志之编修,在志体方面仍有借鉴的必要。这 里仅据方志学者之说予以简述。 ‘ 创修:指修志中事类之新增者,或1日志原有之事类,更易其名以符合实际者,或换以新 质,仍用旧名者,均属创修。续修:指旧志某些门类,如职官、选举、封爵、祀典等,其制 已除,仅存掌故;或虽继续存在,却只须列表反映;或原来材料丰富,再重作整理排比。补 修:指旧志存在遗漏,新修时给予补充;或1日志存在舛误,新修时给予纠正。此三修中所提 到的情况和问题,均很可能在新志的编修中遇到,需要认真对待处理。其中特别是创修尤为 繁缛,如新修之川志,分志竟达五十余部,其中新增事类,所用材料自然是以新的为主,但 其沿革之编修就必须用有关之古史资料了,所以对旧材料也应给以必要的重视。 “新的地方志要比旧志增加科学性和现代性。如各项社会、经济、文教、政法情况和统 计,地方大事年表,各项政策法令、制度,新企业、新事业、新技术、新风尚,各项公共工 程和福利的发展变化,省、市、区的自然地理变化和人文地理变化、人名录,各种图表等。 ——4—— #■《_∞J置曩1djlj羁 { 德 ‘四川文物志’概述 (胡乔木语,引自《中国方志大辞典》)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材料编写新志以反映我 们所处时代的面貌,这就为读新志者提供了衡量其编修水平的标尺。 i ’;’·。 ≮;}#f,Z砖#,§,F,r 二、方志之功能 · 方志的社会功能,。可概括为“资政、存史、教化。由于新、旧社会的制度不同,致使 其“资政”的含义差异很大。因旧方志的

文档评论(0)

177****64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