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蜀刻本《华阳国志》.pdf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明代刻本、抄本 明嘉靖蜀刻本《华阳国志》 阔20.5厘米,每半页10行,行20字,大黑口间白口,四周双边,双鱼尾。字体介仿宋体 与楷体之间,圆润隽秀。白棉纸印,版心鱼尾中镌书名卷次及页码。全书分装8册。 此书卷端书名次行下题“晋导江常璩道将撰”,“明成都刘大昌泰之校”。书首有嘉靖四 十三年成都府知府杨经撰序。经,直隶卢龙(今北京市西南)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四十 一年由南吏部郎中出任成都知府,官至广东副使。其序言称:“(尝)博证文献,谈及是书, 极鲜见。”后得刘大昌出示家藏《华阳国志》,阅之甚喜,因托咐大昌校刻之。大昌不负所 托,仅三阅月即毕其功而行于世。书末刻有刘大昌所撰后序,亦称此书虽“藏书家亦不多 得”,于是受命为校正而梓行之。惜不知大昌家藏原本究系何种,大昌序言中无交代,今亦 无传。考《华阳国志》刊板,始见于北宋元丰元年(1078)吕大防成都刻本,惟书已佚传, 仅存吕序。南宋嘉泰四年(1204)丹陵李垂重刻于临邛,今亦不复得见,故刘大昌刻本当系 现存中最早之一种。与此同时,官至太子太保之铜梁人张佳胤亦刻印此书于满洲,今亦稀 见。 。4 按刘大昌,号珥江,双流人(或云成都人,籍贯双流),明嘉靖七年举人。性高淡,不 乐仕进。因其岳丈杨廷和曾膺三朝首辅,大昌益引避不出。常与廷和子杨慎(升庵)唱和于 锦城,并于升庵著述多有订正。 。 全书为仿宋刻本,疏朗悦目,刻印俱佳。迄今仅见北京图书馆及四川省图书馆各收藏一 部,JII图藏本书品极好。 明蜀刻本《蜀鉴》 《蜀鉴》10卷,宋郭允蹈撰,明初蜀藩朱椿精刻本,竹纸印,墨色浓郁。每半页8行, 行16字,白El、左右单栏,版框18.3厘米x11.8厘米,大字,字仿苏东坡体。前有宋端 跋,书末为淳{;占五年(1245)古郢别(缺)跋。 府。史称椿“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帝尝呼为蜀秀才。既至蜀,聘方孝孺为世子(朱悦燎) 傅,表其居日‘正字’,以风蜀人。”明代诸藩均有刻书,而蜀藩所刻尤多。 首序撰人贻武李文子绍兴四年进士,官至知太安军绵阆州潼川府。文子搜采史传命部郭 允蹈撰成此书。次序方孝孺其序《蜀鉴》云:“殿下受兹土,既笃志一帝三王之典以明道立 德,复纵观史乘,考论藏否以为劝诫,暇日览是书所有取焉,俾吕序之将锓而传于世。 藏书家傅增湘对照刻《蜀鉴》考证云:“此书为明洪武时蜀王与藩西川所刻,大字疏行, 仿坡公体……此书刻版即在其时,故孝孺奉旨撰序,其署衔尚称汉中府教授也。” ·--——2027·-———

文档评论(0)

177****64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