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招聘》案例分析——招聘渠道案例(郭士纳—符标榜).docxVIP

《员工招聘》案例分析——招聘渠道案例(郭士纳—符标榜).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士纳:拯救蓝色巨人 在20世纪末期的那个年代,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艾伦?格林斯潘、彼得?杜 拉克等人的名字耳熟能详。 1993年以后,媒体开始聚焦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并以崇敬和惊 羡的目光把他送进了经管大师“名人堂”。这个人就是郭士纳。美国《时代》 周刊这样评价 郭士纳—— “IBM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被称为电子商务巨子。人们一直认为,郭士纳 使IBM公司摆脱了 80亿美元财政困境并使其有了 60亿美元。其实郭士纳的绝技是把原本死 板的IBM公司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在电子商务各方面处于优势并且提供计算机服务的公司。 自从郭士纳掌权该公司以来, 公司的股票上涨了 1200 %。”郭士纳的成功,与蓝色巨人IBM 的命运息息相关。 一、IEM公司:蓝色巨人的辉煌和挫折 IBM的创始人是汤姆斯?约翰?沃森。 IBM公司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这 样概括IBM的发展历程:“上世纪20年代以后IBM是一电动打字机文明”,“到了 60年代, IBM与大型机联系在了一起”,“到了 80年代,大家认为 PC就是IBM”。 (咱们的故事就从 PC开始)。其实早在 1976年3月Apple公司就发布了 Apple I型 微型计算机,1977年,苹果电脑公司推出了新型电脑 --苹果二型。苹果二型电脑一下子犹 如洪水般地涌进美国的千家万户, 征服了 70万之众的买主。到1981年,其营业额已达35.5 亿美元,纯利为 3940万美元。1982年营业额继续上升到 5.82亿美元,跃居第一。 IBM 一直专营大型电脑设备,对发展微型电脑不屑一顾。直到 1980年7月才开始研发 后来被称为PC的产品,并于次年 8月正式宣告诞生。IBM原来预计年售2万余台PC而实 际上月订货量就超出了这个数。 这一年IBM以25万台PC的产量,迅速接近Apple II。1983 年IBM发布了 PC的改进型IBM PC/XT,凭借XT, IBM市场占有率超过 76% 超过了 Apple。 当时PC市场除了 IBM公司,还有7家小公司。由于IBM所占市场份额巨大,所以有人戏称 PC市场是IBM和7个“小矮人”,IBM由此获得了“蓝色巨人”的称号。 1984年8月,随 着更先进的IBM PC/AT的推出,IBM彻底确立了在微机领域的霸主地位。 然而,到了9 0年代初期,IEM却遭遇了重大困境。这次大挫折的始作俑者被认为 是约翰?埃克斯。1985年,约翰?埃克斯担任IBM的总裁,次年他成为公司第六任事长。不 幸的是,约翰?埃克斯上任后两年内不仅业绩平平,而且遇到了各种麻烦,其中最为烦心的 就是PC兼容机的“盗版”问题。随着PC的成功出世,市场上出现大量的相仿或干脆就是仿 造产品。然而由于个人电脑集成化的特点和市场开放政策的保护, 这些仿造者并不存在侵权 行为。几年之后,被IBM扶植起来的兼容机厂商已占领了 55%勺全球市场,超过了 IBM本身。 1987年4月,埃克斯出人意料地推出“微软道结构”总线技术,这一技术使新研制的IBM PS/2 电脑与来的ISA总线不兼容。虽然这招有效地减少了市场上 PC兼容机的仿造现象,但却使 PS/2无法被用户广泛接受。如此一来,本来以 PC开放策略大获其利的“蓝色巨人”,竟被 自己用“绝技”关上了开放的大门,丧失了产业盟主的地位。在沉重的压力面前,埃克斯显 得不知所措,他在慌乱之中匆忙进行了 “清理门户”。然而埃克斯的裁员不但没有给公司减 去多少负担,反而弄得公司上下人心惶惶,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1993年,无计可施 的埃克斯不得不向事会递交辞呈。在历任的董事长中,埃克斯书写了 IBM历史上空前的失败 篇章,亲手导演了世界电脑界蓝色巨人的伤筋断骨。 二、 物色新掌门 埃克斯辞职后,IBM事会开始物色新掌门人以扭转颓势。尽管 IBM准备了丰厚的条件, 希望吸引本行业优秀人才给 IBM掌舵,但试探了美国几位顶尖的首席执行官, 他们虽然都受 宠若惊,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碰 IBM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位子,比如时任通用电气 CEO的杰 克?韦尔奇就拒绝来挽救 IBM,而太阳微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尼利甚至公开叫 嚷说:“最好别叫我去。当时,有媒体称拯救IBM的这一职位为“美国最艰巨的工作之一”。 然而,此时倒有一位冒险家——郭士纳,毅然决定前往 IBMo 郭士纳1942年3月出生于纽约市长岛。 郭士纳的中学时代是在一所竞争激烈的天主 教学校中度过。在父母的严格管教和激励下,郭士纳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此后, 他得 到达特茅斯大学的奖学金,入校攻读工程学学士学位,后于 1963年毕业。在大学同学的印 象中,郭士纳是非常聪明、诚实,人缘挺不错,但率直的个性也十分明显。大学毕业不久, 郭士纳很快进入哈佛商学院攻读 MBA 1965年,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