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对话_项目成功的秘诀技术产品双头负责制.docxVIP

大咖对话_项目成功的秘诀技术产品双头负责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7-20 360商业化CTO胡宁你好!本周作客“大咖对话”的嘉宾是360商业化CTO胡宁,她也是360聚效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 官。在此之前,她曾担任谷歌技术总监,先后领导主持了移动搜索、谷歌音乐及 Android 云服务的研发。今天,我们和她聊了聊技术人的产品思维。 这跟我之前的经历有关,我原来在谷歌做工程师的时候,做的一直都是用户产品,从 移动搜索,到谷歌音乐,再到安卓云服务,都是跟用户打交道。众所周知,谷歌是典型的工 程师文化,工程师的话语权会比较大。那些在别的公司只需要产品经理考虑的事情,在谷 歌,工程师也要参与,而不是产品经理一个人说了算。 那时,我就形成了一个观念——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不光技术能力要强,还需要有非常优秀 2018-7-20 360商业化CTO胡宁 你好! 本周作客“大咖对话”的嘉宾是360商业化CTO胡宁,她也是360聚效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 官。在此之前,她曾担任谷歌技术总监,先后领导主持了移动搜索、谷歌音乐及 Android 云服务的研发。今天,我们和她聊了聊技术人的产品思维。 这跟我之前的经历有关,我原来在谷歌做工程师的时候,做的一直都是用户产品,从 移动搜索,到谷歌音乐,再到安卓云服务,都是跟用户打交道。众所周知,谷歌是典型的工 程师文化,工程师的话语权会比较大。那些在别的公司只需要产品经理考虑的事情,在谷 歌,工程师也要参与,而不是产品经理一个人说了算。 那时,我就形成了一个观念——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不光技术能力要强,还需要有非常优秀 的产品感觉。 后来我出来创业之后,也一直是产品、技术两个一起管。在这些年的创业过程中,关于项目 管理、产品管理,我也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得,那就是 。 一般做互联网产品,很多时候都是由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去负责整个产品,技术相对来说是 一个接收需求、开发需求、实现需求的处于后方的位置。但在我看来,一个产品真正要获得成功,并不只是产品设计的问题,怎样以更低的代价、更系统化的路径去实现它,也是很重 要的,而这就需要有工程师的积极参与。 所以我们会提倡技术产品双头负责制,由技术负责人和产品负责人一起承担整个项目,包括 该开发什么功能、功能要做成什么样子、怎么设计、该用什么样的架构选型、怎么开发、怎么做测试排期、什么时候上线等一系列工作。 一般做互联网产品,很多时候都是由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去负责整个产品,技术相对来说是 一个接收需求、开发需求、实现需求的处于后方的位置。但在我看来,一个产品真正要获得 成功,并不只是产品设计的问题,怎样以更低的代价、更系统化的路径去实现它,也是很重 要的,而这就需要有工程师的积极参与。 所以我们会提倡技术产品双头负责制,由技术负责人和产品负责人一起承担整个项目,包括 该开发什么功能、功能要做成什么样子、怎么设计、该用什么样的架构选型、怎么开发、怎么做测试排期、什么时候上线等一系列工作。 只不过他们会各有分工,技术负责人会更偏向内部,会更多的做一些开发排期、技术架构设 计等工作;而产品负责人会更偏向外部,比如需求收集、跟各部门的沟通等。经过我们这么多年的实践,这样的一个机制是能比较有效的保障产品、项目成功的。 可能有人会问,两个人一起负责,会不会产生争议和矛盾,毕竟在传统框架中,技术和产品 本身就是容易有矛盾的两个角色。这点其实不必担忧,我们在实践的时候,会保证技术负责人和产品负责人的目标是一致的,例如他们的OKR就是彼此先沟通商量好的。 有了这些确定的目标,他们两个人就需要一起负责,无论是做成还是没做成,都需要他们两 人带领团队去一起承担。而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很多分歧就不存在了,看的就是要做的事情是否对项目有好处。 原来技术和产品容易产生分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权责不清晰,出问题的时候,老想 把锅甩到对方头上,但在技术产品双头负责的制度下,这锅只能双方一起承担,想甩都甩不掉。在我们做出这样的调整之后,技术和产品的关系反而融洽了很多。 产品与其所在的行业、领域是紧密相关的。技术人要 想提升产品思维,首先就是要积累足够的行业经验与知识,需要真正沉浸到行业里去,踏踏 实实做上几年,才能领会其中的关节与窍门,理解核心的商业逻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出优秀的产品,否则就是天方夜谭了。 我一直倡导技术人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岗位上,而是需要站在一个更高 的层面上,从全局出发去看事情,去看产品整体到底是什么样的、之后要走什么样的方向, 而为了支撑这样的方向,技术架构、技术选型又要怎么做等。这其实也呼应了第一点,有了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作为基础,才有可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问题。 这一点回到了技术本身,是因为一个好的、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 品,最终还

文档评论(0)

158****9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