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机——辉煌的Rollei35....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名机——辉煌的 Rollei 35... 上个世纪 60 年代,由于 35mm 相机各项性能的快速提 高,以及胶片颗粒得到极大的改善,使得 35mm 相机替代又 大又笨的双反相机的呼声日渐高涨。日本的奥林巴斯公司从 1960 年开始发行 Olympus PEN 系列半格机产品,迅速占领 了微型机市场。到 1964 年已累计销售 PEN 系列相机 580 万 台。此时的禄徕公司关注到这种发展趋势,于同年推出了使 用 16mm 胶卷的 Rollei 16s 相机,为日后所生产的 Rollei 35 相机奠定了所需的技术基础。 1966 年禄徕公司适时推出了 Rollei 35型相机,率先在高档微型机上使用了 24 x 36mm规 格的底片,以此在整个世纪中定立了高档微型机的标准。该 机体积小巧(97x 32 x 60mm)、重量轻(370g)、设计独特。 这部当时世界上尺寸最小的 35mm 相机的诞生, 开始了 Rollei 袖珍相机的崭新历程,同时也开创了实用相机微型化的先 河。 Rollei 35相机是由世界著名工艺师兼天才设计者海因茨?瓦 茨科亲手设计出来的精品。该机机身的前面板上别出心裁的 设置了光圈调节盘和快门时间调节盘,机顶设有追针式曝光 表,测光系统采用了高森的技术和元件,可以帮助获得准确 的曝光。 Rollei 35 相机的快门时间为 B 门、 1/2— 1/500 秒; 采用40mm f/3.5镜头,光圈:f/3.5 — f/22 ,大部分为卡尔?蔡 斯(Carl Zeiss)的传统4片3组天塞(Tessar)结构镜头、 少量施耐德(Schneider)镜头和一部分 Rollei标记镜头。标有 Rollei 标记的镜头,既有德国产的,也有新加坡产的,仍然 采用天塞结构。该机目测调焦,最近调焦距离 0.9m (调焦环 上的刻度在制式上有差别) 。 Rollei 35 相机, 小巧精致, 在手 中把玩给人一种典雅、华丽的贵族气,即使不是摄影专业人 士,观看此机也无不被它至今依然新奇的造型和精美的制造 工艺所征服。 Rollei 35 系列产品中,第一款被命名为“ Rollei 35 ”。因产地 及选用镜头的差异,陆续生产了四种变型(见下表) 。 第一种变型机的产地在德国, 采用 Carl Zeiss 天塞结构镜头, 序列编号是 3000201-3311000,在德国生产了 5 年,共计生 产了 310800 台。(德国产原型机) (注意图中产地标识) 从 1971 年开始禄徕公司建立了新加坡工厂, 专门生产 35mm 相机。最初的款式是由蔡斯公司提供镜头及快门,禄徕提供 其它部件生产的组装品, 这也成为 Rollei 35 系列产品中的第 二种变型款式。 第三种变型款式非常有趣,禄徕公司于 1972 年开始,在新 加坡工厂生产采用 Schneider (施耐德)4片3组Xenar结构 的机型,据推测可能是 Zeiss 的供应不足所致。第四种变型 款式大约是 1972 年底或 1973 年初,可能是为了应付 Zeiss 供应不足的问题,新加坡工厂获得了卡尔? 蔡斯公司的授权, 自己生产了用于 Rollei 35 的镜头和快门。 从此 Rollei 相机有 了自己标记的镜头。 在此阶段新加坡连同 Zeiss 镜头组装品、 Schneider 镜头组装品、 Rollei 标记的成品共生产了 188000 台。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清晰地了解了 Rollei 35 相机四种 型号的来源及分类。 随着 Rollei 35 获得的空前成功, 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相机工业 的发展,日本几乎立刻成为了 35mm 机械相机生产的忠实追 随者。由于日本的制造成本低廉,管理技术较先进,其廉价 仿制品无论品种还是价格,都极具竞争力。最先发售的仿制 品是日本的培脱利- 35相机,片幅是 135半格机。 此机一经 面世,迅速挤占了 Rollei 35 的市场。此刻的禄徕公司已经感 受到来自培脱利- 35 相机的巨大挑战。于是,在 1969 年适 时推出了 Rollei 35 的普及版“ Rollei B35 ”作为对日本仿制 品的有力反击。 普及版相机大多是在原型机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的, Rollei B35 也不例外。首先 Rollei B35 简化了测光系统,将原型机上的 硫化镉(CdS)测光系统简化为硒(Se)测光系统。第二, 将 Rollei 35 最具特色的两只“大眼睛” (光圈盘,快门时间 盘)去掉了,将快门时间盘改设在镜头根部,光圈盘设在镜 头前部的调焦环稍后部,使得快门时间盘、光圈盘又重回经 典设计的位置。镜头依然使用 Carl Zeiss 的镜头,但结构简 化为三枚玉 Triotar 结构( 3 片 3 组),最大光圈依然是 f/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