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6生物氧化.pptVIP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抑制剂 1. NADH氧化呼吸链 2.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NADH氧化呼吸链 FADH2氧化呼吸链 线粒体内重要代谢物氧化的途径 二、氧化磷酸化将氧化呼吸链释能与ADP磷酸化生成ATP偶联 体内ATP生成的方式: 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底物水平磷酸化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氧化磷酸化   是由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又称为偶联磷酸化。它是ATP生成的主要方式。 底物水平磷酸化   是与脱氢反应偶联,直接将高能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至ADP(或GDP),生成ATP(或GTP)的过程。 (一)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在复合体Ⅰ、Ⅲ、Ⅳ内 偶联部位即ATP生成的部位。 P/O比值:是指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线粒体离体实验 测得的一些底物的P/O比值 底 物 呼吸链的组成 P/O比值 ATP生成部位 ?-羟丁酸 NAD+→O2 2.4~2.8 3 琥珀酸 FAD →O2 1.7 2 抗坏血酸 Cyt c→O2 0.88 1 细胞色素C Cyt aa3→O2 0.61~0.68 1 三个偶联部位: ATP ATP ATP ①NADH与CoQ之间; ②CoQ与Cyt c之间; ③Cyt aa3与氧之间。 2. 自由能变化( △G?):   大于30.5kJ即可生成1摩尔ATP。   △G? =-nF△E? 部 位 电位差( △E? ) 自由能变化 ( △G? ) NAD+ ~CoQ 0.36V -69.5kJ/mol CoQ ~Cyt c 0.19V -36.7kJ/mol Cyt aa3~O2 0.58V -112kJ/mol NADH氧化呼吸链存在3个偶联部位, P/O比值等于2.5,即产生2.5molATP。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存在2个偶联部位, P/O比值等于1.5,即产生1.5molATP。 (二) 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是产生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 化学渗透假说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将质子(H+)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能量。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ADP与Pi生成ATP。 (三) 质子顺梯度回流释放能量被 ATP合酶利用催化ATP合成 ATP合酶即复合体Ⅴ,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 ATP合酶 F0:为疏水部分,由a、b2、c9~12亚基组成,是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通道。 F1:为亲水部分,由?3?3???亚基复合体和OSCP(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IF1等亚基组成,作用是催化生成ATP。 ATP合酶结构模式图 化学计算估计每生成1分子ATP需3个H+从线粒体内膜外侧回流进入基质中。 ATP合酶的工作机制 ATP4- F0 F1 胞液侧 基质侧 腺苷酸 转运蛋白 磷酸 转运蛋白 H2PO4- ATP4- 3H+ 3H+ H+ H+ H2PO4- ADP3- ADP3-   每分子ATP在线粒体中生成并转运到胞浆需4个H+回流进入线粒体基质中 NADH氧化呼吸链每传递2H共生成 2.5分子ATP到线粒体外被利用。 FADH2氧化呼吸链每传递2H共生成 1.5分子ATP到线粒体外被利用。 三、氧化磷酸化作用可受某些内外源因素影响 呼吸链抑制剂阻断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过程 解偶联剂破坏电子传递建立的跨膜质子电化学梯度 ATP合酶抑制剂同时抑制电子传递和ATP的生成 (一)有3类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鱼藤酮 粉蝶霉素A 异戊巴比妥 抗霉素A 粘噻唑菌醇 CO CN- N3- 各种呼吸链抑制剂的阻断位点 萎锈灵 不同底物和抑制剂对线粒体氧耗的影响 解偶联蛋白作用机制(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 Ⅲ Ⅰ Ⅱ F0 F1 Ⅳ Cyt c Q 胞液侧 基质侧 解偶联 蛋白 热能 H+ H+ ADP+Pi ATP 寡霉素(oligomycin) 可阻止质子从F0质子通道回流,抑制ATP生成 寡霉素 (二)ADP是调节正常人体氧化磷酸化速率的主要因素 [ADP]↑,氧化磷酸化↑。 (三)甲状腺激素刺激机体耗氧量和产热同时增加 Na+,K+–ATP酶和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均增加。 (四)线粒体DNA突变可影响机体氧化磷酸化功能 四、ATP在能量的生成、利用、转移和储存中起核心作用 高能磷酸键 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21KJ/mol的磷酸酯键,常表示为 ?P。 高能磷酸化合物 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 化合物

文档评论(0)

hebinwei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