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耗热量计算方法汇总.pdf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式里的其他数据都能理解 只有那个 273 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代表什么?有知道的没? q= qf + qd qf=5×10-8[(tpj+273)4-(tfj+273)4] qd=2.13 (tpj-tn)1.31 式中 q——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W/m2 ) qf——单位地面面积辐射传热量(W/m2 ) qd——单位地面面积对流传热量(W/m2 ) tpj——地面平均温度(W/m2 ) tfj——室内非加热表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1)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1.3 (2)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均应通过计算确定。当加热管为 PE-X 管或 PB 管时,单位地面面积散热量及向下传热损失,可按本规程附录 A 确 定。 (3) 确定地面所需的散热量时,应将本章第 3.3 节计算的房间热负荷扣除来自 上层地板向下的传热损失。 (4) 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x=Q/F 式中 qx——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W/m2); Q——房间所需的地面散热量(W); F——敷设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地面面积(m2) (5)确定地面散热量时,应校核地表面平均温度,确保其不高于本规程表3.1.2 的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他辅助供暖设备,减少地面辐射 供暖系统负担的热负荷。地表面平均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tpj=tn+9.82× (qx/100)0.969 式中 tpj——地表面平均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qx——单位地面面积所需散热量(W/m2). (6) 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向下层或向土壤的传热损失。 (7)地面散热量应考虑家具及其他地面覆盖物的影响。 Q=qH.T+qINF-qI.H 式 1 Q-建筑物单位面积耗热量。W/㎡ qH.T-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耗热量。W/㎡ q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W/㎡ qI.H-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量。(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 散热等) 其中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 qINF 式中: qINF= (ti-te )(CP.ρ.N.V/S)式 2 q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W/㎡ t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 te-采暖期平均计算温度。 CP-空气比热容。(寒冷地区参考值 0.28w.h/(kg.k) ρ-温度为 te 时,空气密度。 N-单位时间房间换气次数。 S-建筑面积。 房间换气次数 N 参照表(次/h )(表 1) 一面有外窗房间两面有外窗房间三面有外窗房间门厅 0.50.5-1.01.0-1.52 单位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量 qH.T 按式 3 计算: 式中: m qH.T= (ti-te )(∑ξi.ki.Fi)/S 式 3 i=1 qH.T-单位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量。 t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 低温地面辐射采暖系统设计 例如;有一住宅楼建筑面积 248 平方,地面材料塑料复合地板,供 回水温为 55 、 、 45 度,热负荷为 21.45 千瓦; 系统流量; G=0.86*21.45/10=1.84M3\H 地暖面积与建筑面积比值为: K=190248=075 单位面积散热量为; q=21.45/(0.75*248)=115w/m2 考虑向下传热的热损失: q=115/0.9=130w/m2 根据《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附录 A12c 查得,平均管间距应为: 200m( 每 平方米 5 米 加 热 管 ) 因此 系统加热管总 长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