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运动概述.pdf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打运动概述 课的任务: 1、通过讲授散打运动概述,使学生了解散打的发展简史及现代散打运动发展过程中的 重大事件,掌握散打的概念、散打不同时期的名称,着重理解武术徒手格斗项目的 论证。 2 、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 1、学习掌握散打的定义及其古今称呼; 2 、了解现代散打运动发展的简况。 难点: 1、理解掌握古代“搏”字含义及其演变; 2 、武术徒手格斗项目的论证。 一、散打的定义 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是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徒手对 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散打的名词概念及其分析 1 2 古称:相搏、手搏、卞、弁(声“变” ○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帽子○旧时称底等马官)、 白打、打擂台等 现代:散打、散手 1、古代“搏”字含义及其演变 1) “搏”字的来历 古代相搏简称为“搏”。先秦古籍中有述:“田猎博兽也”反映了早期的搏 斗技术。 2) “搏”字的含义 “搏”的初义与“捕”字相通,是“捕”字的引申义。《释名》曰:“搏, 四指广(搏)亦击之也”,“然且始举手击要,终在扑也”。在汉代手搏亦可称为 “卞”“弁”。“白打”一词见于明万历年间谢肇浙撰《五杂俎》(卷五)列举的 十八般武艺,即指徒手搏斗的技艺 3) “搏”的演变 随着私有制和部落战争的频繁出现,始于狩猎活动的徒手搏斗逐渐摆脱其生 产属性,而成为人与人斗的一种专门技术,并不断得到发展。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古籍中已明确出现了人与人“相搏”“手搏”之类的文字 记载说明“搏”已经由宽泛的含义演变为一种徒手格斗技术的专门术语。 秦汉时叫手搏,比赛已较正规 隋唐五代时,手搏、角抵倍受重视,比赛几乎形成制度 宋代,手搏作为强身、活动手足的主要手段 元明时,徒手较量的技艺仍在发展 民国初期,习武开禁,拳技之风蓬勃一时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散手》(p1~p6 ) 4) 打擂台,现代散打运动的雏形(见教材p2 )。 2、散手一词的使用及沿革 1) 散手一词的使用 民国时期,开始将武术中徒手格斗称为“散手”,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并沿用至 今。散手是相对武术套路的固定动作而言,表示将武术套路中固定的攻防招术拆散运用 于攻防实践。所以,散手、散着、散打、拆手,实质上是不同的词表达的同一个概念。 2) 散手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下,逐渐走向现代体育运动会的竞技场。 1928 年和1933 年南京中央国术馆举办了两届国术国考 1929 年在杭州举行了全国性国术游艺大会 1933 年,在南京举办了“全国运动大会”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散手项目深受武术爱好者的青睐 1953 年 11 月在天津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的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散手被列 为竞赛项目 1979 年3 月国家体委决定将散手列为竞技比赛实验项目,同年5 月在南宁举办 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散手做了尝试性的表演 1980 年,列入“全国武术对抗项目表演赛” 3 、武术徒手格斗项目的论证 对武术徒手格斗形式的运动项目“散手”这一名称,从 1979 年开始试点比赛之后, 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同:散手 为尊重历史沿革,散手一词作为武术徒手对抗项目的正式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是自然而合乎情理的;不正确,不好理解,传统、民间、封闭状态下的产物。 第二种观点认同:散打 中国武术协会在广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