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肽胺酸在2种作物中的内吸传导特性及降解动态研究.pdf

苯肽胺酸在2种作物中的内吸传导特性及降解动态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苯肽胺酸(N-phenyl-phthalamic acid ,PPA )作为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 椒、豇豆、大豆、玉米、向日葵等多种作物具有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以及增加抗逆性等多种功效,表现出极大地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然而,迄今为止, 对该药剂的应用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如内吸特性、在植物中的持效期等问题并不清楚。 为进一步建立该药剂的科学应用技术,保障其合理使用,有必要尽快开展相关研究。 鉴于此,本研究以小麦和辣椒作为单、双子叶作物的代表,对 PPA 进入植物组织的方 式、传导规律及降解动态展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PPA 分析方法的建立。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并结合固相萃取样品净化前 处理技术,运用 HPLC 作为检测手段,建立了植物样品及水溶液中 PPA 含量的分析 2 方法。在 0.2~100.0 mg/L 的范围内,标准曲线为y=36777x+3427.6 (R =0.9999 ),在 植物样品和水样中的定量限 (LOQ )分别为 0.05 mg/kg 和 0.03mg/kg 。在植株、种子 与水样中添加回收率范围为 81.46%~101.45%,相对标准偏差为 0.9%~8.9% 。该方 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良好,适用于本研究样品中 PPA 的含量检测。 (2 )PPA 在酸性条件 (pH 5 )下易水解。检测了在 25℃下, PPA 在缓冲液中的 降解动态,100 d 后,在 pH 值为 5 缓冲液中,PPA 未检测到,pH 值为 7 和 9 的缓冲 液中降解率分别为 26.1%和 5.2% ;对 pH 为 5 数据进一步拟合出降解曲线,其半衰期 分别为 12.74 d,PPA 在 pH 为 7 和 9 的缓冲液中较稳定,半衰期均大于 100d。 (3 )PPA 可在植株中双向传导。浸根法处理辣椒幼苗显示,苯肽胺酸可被根部 吸收,并向上传导,高浓度 (200 mg/L )处理时在施药 5h 后,辣椒根部含量上升至 到最高值(33.33 mg/kg ),10h 后,茎叶部含量达到最高值(2.89mg/kg 、5.20 mg/kg ), 随后各组织部位含量下降并逐渐平稳;PPA 也可通过小麦根部进入植株体内,并向上 传导,在施药后 24h ,根茎叶中的含量均达到最高,之后也开始下降最后趋于平衡; 辣椒根部对苯 PPA 的吸收和积累能力强小麦,但向顶端传导的能力弱于小麦。叶部施 药结果显示,PPA 可被叶片吸收,且双向传导,小麦叶片对 PPA 的吸收与积累能力强 于辣椒,但辣椒根部的 PPA 含量明显高于小麦根部,说明 PPA 在小麦中向根部传导 的性能要弱于辣椒植株。 (4 )PPA 在作物中较易降解。对小麦和辣椒采用茎叶喷雾法和浸种法施药,检 测 PPA 在两种作物植株与种子中的降解,结果显示,PPA 在小麦和辣椒植株中,均易 降解,其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小麦和辣椒植株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 3.29 d 和 2.32 d ,种子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 1.31 d 和 2.41 d ,不同植物材料之间对苯肽 I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胺酸的降解能力略有差异。 综上,PPA 在小麦、辣椒等单、双子叶作物上,易被根、叶及种子吸收,具有良 好的内吸性及双向传导性,在作物中易降解,在酸性水体中易降解。研究结果为进一 步完善 PPA 的科学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苯肽胺酸;双向传导;生长调节剂;小麦;辣椒 II 目录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