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行书(美化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讲 书体的演变之六:行书 行书 行书的定义 行书是介 于楷 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既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 书那样端正。 是楷 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行书的形象描述 丰坊 《书诀》 : “行笔而不停, 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 流云行,无少 间断,永存 乎生 意也。” 行书的起源与发展 张怀瓘 《书断》 : “行书者,乃后汉颍川 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 简易, 故谓之行书。” “行书”是 “正书”转 变而成的字体,东 汉颍川人刘德升对行书的创 立起着重要的 作用。 行书的起源与发展 王僧虔 《古来能书人名》 : “钟繇书有三体 :一 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 书,传秘 书, 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 书,相闻者也。河东卫凯 子,采张芝法,以凯法参 ,更为草稿。草稿是相 闻书也。” 行书亦称 “行押 书”, “相闻书”,起初与画 签行押,书写信札函牍有关。在行书的创 立与 发展 中,河东 “卫凯子”也有重要作用。 行书的起源与发展 行书作为一种 书体,大约 出现在 西汉晚期和 东汉初期。 行书的名称,始 见于西晋卫恒 《四体 书势》 : “魏初,有钟 (繇)、胡 (昭)二家为行书 法,俱学之于刘德升。” 行书的起源与发展 直到王羲之的出现,才使行书盛行起来。 王羲之将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 而创 立 了行书艺术,使之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书体。 行书的起源与发展 魏晋 :行书的黄金期 唐代 :行书的发展期 宋代 :行书达到 了新的高峰,于各种 书体 中逐渐占居主流地位。 纵观漫长的书史,篆书、隶书、楷 书的发展都存在 盛衰的变化, 而行书则长盛不衰,始终是书法领域的显学。 历代行书的代表人物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等。 前人以 “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来形容王羲之书法的雄强俊 秀。 王羲之的 《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王珣 《伯远帖》 ,王献之 《鸭头丸帖》是行草的精品。 历代行书的代表人物 唐代 :颜真卿、李 邕 颜真卿 《祭侄 稿》 ,写得劲挺奔放,被评为 “天下第二行书”。 李 邕 《麓 山寺碑》 陆柬之 《文赋》 历代行书的代表人物 宋代 :苏轼 、黄庭 坚、米芾、蔡襄,称 “北宋四 家”,他们的行书确立 了宋代 “尚意”书风。 苏轼 《寒食帖》: “天下第三行书” 历代行书的代表人物 元代 :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 历代行书的代表人物 明代 :祝允明、文征明、董其 昌、王铎等 清代 :刘墉、何绍基、赵之谦等。 当代 :沈尹默、沙孟海、陆维钊等。 行书的特点 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它的点画形态自然、简洁、多 姿。 行书用笔特点: 与楷 书相比,行书的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 多, 并以欹侧 的笔画代替楷 书的平整,以简省 的笔画代 替繁复的点画,它的笔画有断有连,往往以勾、挑、 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多以 圆转来代替方折。 行书结体的特点 1)结体简约,造型 多样,其笔画顺序往往 因 势利 变,打破 常规,极富变化。 行书结体的特点 2)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 左 密右疏, 内密外疏,中宫紧 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 好 ,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 越好。 行书结体的特点 3)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 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 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 除左放右收,上放 下收。 行书用墨的特点 在 用墨上,行书浓淡相融、枯 润相形。行书书写时,一般首 字墨浓,末字笔枯。重笔墨润, 疾笔墨淡,并出现 飞白,从 整 体上看富有墨色的变化。 行书章法布局 的特点: 1)大小错 落,体势放纵。 行书的字往往大小不 同,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 尽相 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采用 “纵有行,横无列” 的章法。 行书章法布局 的特点: 2) 连带照应,富有行气。 行书往往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 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 既有实连,也有意连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