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碧霞听课随感.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乡联动 听课随感 梅山小学 吕碧霞 5月17日,我校举行了以“轻负高质,效能课堂”为主题的城乡联动教研活动,我有幸聆听三堂精彩的语文课,感触颇深。 在陈李爱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中,老师带着学生去细细感受、了解德国的异域风情和民族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特别注重情境的创设,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的理解课文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含义,在品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更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读,在品读中悟情。教师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触摸,透过文字背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以及之后的角色体验,深入读书,都在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场面情境。围绕“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展开教学。还抓住文中那些精彩的画面,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小练笔。 但在此也有一点小建议,就是教学时,老师自己要有激情才能带动学生的情感,老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更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在读中感悟文章丰富的内涵。课文结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能联系实际进行课外延伸,那么教学效果会更好。 赖伟琴老师上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由于本文语言的繁缛,又是古典白话文,学生对于王熙凤的服饰、外貌部分理解有一定难度。另外,理解王熙凤的美丽热情外表下真实的性格特点,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对人物性格把握上有所突破,老师采用铺垫、范读,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如在指导朗读方面 老师示范读,跟读,学生齐读,读出韵味,读出感觉,“凤辣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找到了这节课的突破口,就从读入手,读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凤辣子”。课上,老师先简单介绍了《红楼梦》,重点介绍了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以及贾母、王熙凤、林黛玉的关系。读出味来了,还得读出意思,此时老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这段文字是对“凤辣子”的什么描写?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凤辣子”? 老师又抓住 文中“凤辣子”的语言,让学生细细品味,学生揣摩着凤姐的语气,反复读,边读边理解,另外,理解王熙凤的美丽热情外表下真实的性格特点,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在课堂上,老师下载了《红楼梦》中这一片段的连续剧给学生欣赏,学生通过音频、影像的效果来体会王熙凤的性格特点。通过课件,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降低了难度,觉得处理的很好。 本堂课的教学,如果能把学与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去写一写,那么,课堂将会更精彩。 宋老师的课《不忘恩师 不忘母校》,别具一格,亮点纷呈,让人耳目一新。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参与面广,兴趣浓厚,情感教育贯穿始终。虽然课堂上老师的活动很少,但是老师提纲挈领的作用,犹如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可见,教师的别具匠心,功夫下在了课外。是值得尝试的。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132****5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