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确定.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确定 陈社斌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 710054 ) 摘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确定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基础性工作。 本文论述了建 设工程所处地形地貌条件, 地质灾害可能产生地貌条件, 分析地质灾害影响范围, 确定了评 估范围确定方法。 为准确评估地质灾害对拟建工程的影响, 提出针对拟建场地减灾防灾打下 基础。 摘要: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评估范围 1 前言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 评估范围的确定是评估技术要求最基础的一项工作, 范围确定 的是否合适、 精确,体现了野外调查工作的质量, 评估人员对建设工程所处区位条件的认识, 对现状地质灾害的认识程度, 也是最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能够达到评估目的的先提条 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中第 5.1 条规定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 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 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 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 确定;第 5.2 条规定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第 5.5 条规定, 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 评估范围一般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 500-1000m 为限; 为了精确 针对建筑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应选择合适的评估范围, 实事求是的根据地质环境 条件及建设工程特点确定适当的评估范围, 则能针对性的作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综 合评估,为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减灾防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评估范围确定思路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中第 5.1 条和 5.2 条要求,地质环境条 件控制着所能发育地质灾害种类的微地貌, 如崩塌一般发生在陡崖及高陡边坡位置, 其威胁 范围一般包含陡崖、 高陡边坡坡体上缘开裂范围以及坡体倾向范围, 根据坡体高度、 坡体岩 性特征估计其威胁范围、 威胁目标; 滑坡发育在边坡上, 其威胁范围与可能产生滑坡的主滑 向相关;泥石流发育于沟谷中, 根据沟谷形态、发育期、 历史泥石流堆积情况等确定泥石流 威胁范围等。 为了准确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中、 建设后引发地质灾 害的可能性作出评价,为下一步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5.5 条的规定则是对工作量的量化管理,也是对第 5.1 条和 5.2 条的补充。因此其提出 一般向两侧外扩 500 -1000m。其中对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威胁区域及工程场地相对位置考量 以 5.1 条和 5.2 条为准。 在评估范围的确定中, 考虑现状地质环境及建设工程施工中地质环境变化, 依据可能发 生或引发的地质灾害特点来确定准确的评估范围。 3 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威胁范围分析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重点评估对象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 地面沉降六大灾种。 以下针对地质灾害发育特点、 影响范围来进行分析, 为评估范围的确定 提供依据。 3.1 崩塌、滑坡 崩塌地质灾害, 主要发育在微地貌为高陡边坡及陡崖地带, 滑坡发生在斜坡地形。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