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汉朝的中外交流》教学设计.pdf

第13课《汉朝的中外交流》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3 课《汉朝的中外交流》教学设计 第 13 课《汉朝的中外交流》(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 教学设计 《汉朝的中外交流》结构合理,线索明了,知识点少而精。“正文” (总字数约 750 字,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才 6 个)减轻了分量,降低了难 度; “副文”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选的一些典 型图片,使知识点更富感性色彩,增强了历史的审美情趣。本课为教 师创造性地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在设计这课 时,我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留 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象和发表意见的余地,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 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作用,佛教 传人中国的时间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2.能力培养 (1)通过看 “张骞通西域”视频,培养学生捕捉、处理有效信息的 能力。 (2)帮助学生正确识读 “丝绸之路图”,使他们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 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设计“以商人的身份走一走丝路”,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 1 页 第 13 课《汉朝的中外交流》教学设计 (1)通过介绍张骞出使西域,启发学生学习张骞不畏艰险,报效祖 国,勇于开拓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中外交流是文化繁荣、历史进步和 社会文明的需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 难点: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作用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设计思路以学生感兴趣的旅游话题导入本课。)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入古 代的丝绸之路,去感受西北大自然的风光和雄厚的文化底蕴。想不想 随老师一起去?想?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68 页,我们一起进入到第 13 课的学习。 第 13 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 新课讲述: (设计思路,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摘取三个主要旅游景点 把本课知识点传起来。分别是敦煌、鄯善、疏勒,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悟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 展示旅游线路图片并向学生介绍:这就是我们将要行走的旅游路 第 2 页 第 13 课《汉朝的中外交流》教学设计 线:丝绸之路,它在中国境内就有 4000 多公里,可谓路途遥远。点 出长安城图片:长安出发 第一站我们来到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景点——敦煌。从著名的壁画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引出两个问题 1、“西域”指什么地区? 2 、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 一、 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 课文第一段第一目第一句有很好的介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 合地图指出范围,使学生对古代西域和今天新疆有很好的认识。 2、张骞两次出西域的概况 ①在对西域做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看视频体味张骞首开西域 之路的艰辛。 时间 公元前 138 年 任务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②在对张骞出行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提问: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两度被匈奴人抓获,受尽磨难,但最终却没达到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军事目的,看来张骞未完成使命,白去了一趟。张骞是 不是白去了?请同学们谈谈你的看法。得出张骞通西域的成果 成果 了熟悉了西域的地理、风土和人情 ③结合图片大概介绍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情况 ④展示西域和中原交流物种图片,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中原 和西域的交流情况,得出张骞通西域伟大的影响。 第 3 页

文档评论(0)

小蜗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