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看我的家乡变化-合肥.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改革开放看我的家乡变化 ——合肥 我的家乡,她恬淡而又不失朝气,蓬勃而又不张扬。三国时期她就 因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而名声赫赫,包拯,李鸿章,杨振宁在她的养 育下在各个领域为人称颂,她就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安徽合肥。 身为合肥人,我深感骄傲。 30多年前,我还没有出生,那时的合肥 我不清楚,只有凭借父辈的口述,资料的查询所了解。 30多年后,当 我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写下我对家乡的变化,心中充满了自豪与骄 傲! 那时,合肥夜晚最热闹的地方是三孝口。父亲说,那个时候站在天 桥上照张相片, 是特别激动人心的事, 洗出来的照片父亲会把它压在 书里,当做书签一般,黑白的照片,承载了许多老合肥人对三孝口的 记忆。金寨路、汇通大厦、四联大厦、红旗百货大楼、龙图商厦、老 光明电影院,那时的“小香港” 。 那时,合肥曾有过 27家电影院。光大东门地区就有淝滨剧场、长淮 电影院和工人电影院三家影院。 此外,还有人民电影院、 艺术电影院、 长江剧院、解放电影院、光明电影院、安徽剧院、曙光影院、南七电 影院、花冲电影院、 江淮仪表厂电影院 ,, 有些电影院还担任了剧场的 功能,既有演出,也放电影。一家 3 口人花上 5元不到的钱,就可以到 电影院消磨一个晚上。 那时,在遥远的记忆里, 1997年,合肥一中的东边有一大片平房被 拆成了平地,圈起的围墙外竖起一个很大的牌子,写着:合肥世贸中 . 精品文档 心。一块画着泳装女郎和泳池的牌子, 在风雨里挂了四年, 墙头内的 荒草长了一年又一年。 此处向东一百米, 一个盖了半截的大楼成了烂 尾楼。而市中心,类似的盖了半截的高楼还有近十座。 “世贸中心” 工地的青草黄了又青,青了又黄,最后连工地上的铁门都锈烂掉,一 中的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但楼始终没有盖起来。 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一切都变了 2003 年以来,合肥像进入快车道一样,提速越来越快。到处是工 地,塔吊是站在这个城市的任何角落都看得见的风景。 城市绿地和公 园一个接一个建设起来。 很多合肥土著感慨: 这已经不是从前的老合 肥,变得认不出模样来了。路和楼一天天向远处再远处的郊区延伸。 许多离家 10年代老合肥回到家乡时都惊叹: “合肥的变化太大,都不 敢出门了!好多路都不认识了! ”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在急剧地变化。 30年前,大家出门时还经常想想,是走路去,骑自行车去,还是坐公 交? 30年后的如今,站在马路边等上 10分钟或 20分钟才能拦到出租 车,已是很常有的事了。各个小区的车位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紧张、 枪手过。 民营企业开始高调现身了。身价千万的老板和创业的青年领袖, 被都市报的财经版面一再曝光, 便被视为这个城市的精英。 他们出现 在新闻版面上,通常会被配以“国内首家” “国内一流”之类的大标 题。 30年后,合肥本土的 JAC 产品与奇瑞携手,一举攻入合肥出租 车市场,打破夏利和桑塔纳的垄断, 合肥人终于坐上了本市和本省生 产的出租车了! . 精品文档 30 多年过去了,到了 2011年,一切都那么飞速地变幻着,令人瞠 目结舌、目不暇接:长江西路高架桥正式施工。

文档评论(0)

zjr1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