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教案正式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等三角形》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境,经过观察、发现和实践操作等过程,了解全等 图形的概念。 2、掌握全等三角形一般证法和它们的性质。 3、能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全等形的概念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利用概念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准备 :剪刀 透明纸 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情景 1:展示几组图形(全等图形) ,让学生观察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之间有何关系? 情景 2:利用动画,将展示的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又能发现什么结论? (学生可能会回答两个图形一模一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概念。) 二、学习概念,探讨性质。 1、 板书概念 1: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A ′ A B C B′ C′ 2、说一说: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全等图形的例子吗?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讨论、举例,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 3、剪一剪:利用剪刀,你能剪出一些全等的图形吗? (学生间相互 交流。) 4、做一做:教科书第 15 页,第 1 题由学生口答,第 2 题让学生用透 明纸进行验证。(揭示课题) 5、板书概念 2: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相关的概念: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 形的对应顶点 ;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 对应边 ;互相重合的 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 对应角 。 记作:全等的符号为“ ≌”。 例如:如图,△ ABC 与△ A′B′C′全等,记作△ ABC ≌△ A′B′C′,对应顶点为:点 A 与点 A ′,点 B 与点 B′,点 C 与点 C′; 对应边为: AB 与 A ′B′, AC 与 A′C′, BC 与 B′C′;对应角为:∠ A 与∠ A ′,∠ B 与∠ B′,∠ C 与∠ C′。 注意:记全等三角形时,应将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6、找一找: 拿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摆一摆它们的位置,使其符合下列图 形;并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A  A D C C B D E  B E 7、猜一猜: 根据你们手头上的两个全等三角形, 猜一猜:全等三角形 可能具备什 么样的性质? 在学生动手实践与猜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定 义归纳其性质。 8、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 几何语言:如上图:∵△ ABC ≌△ A′B′C′ AB=A ′B′, AC=A ′C′,BC=B ′C′, ∠ A= ∠A′,∠ B=∠B′,∠ C=∠C′ 三、理清思路,体验应用。 例:如图, AD 平分∠ BAC,AB=AC. △ABD 与△ ACD 全等吗? BD 与 CD 相等吗?∠ B 与∠ C 呢?请说明理由。 分析:现在我们若想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 (是否重合) 你怎么判断两个三角形重合?  A 12 D B C 教师板书示范。 填一填:(见课后作业题) 如图:在△ ABC,AD ⊥BC 于 D,BD=CD ,则∠ B=∠ C,请完成下面的 说 理过程: 解∵ AD ⊥BC (已知) ∴∠ ADB= 90°( ) 当把图形沿着 AD 对折,射线 DB 与 DC ∵BD=CD ( ) ∴点 B 与点 重合, ∴△ ABD 与△ ACD , ∴△ ABD △ ACD (全等三角形的意义) ∴∠ B=∠ C( ) 1、练习:教科书第 17 页。两题都请学生口答,第 2 题还要学生说出 相等的边和相等的角。 2、例题:教科书第 17 页。 分析:利用概念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比较抽象,在讲解时应强调“能 够重合”这四个字,并建议利用活动投影片或通过动画,将△ ADC 沿 边 AD 翻折。 解后反思:(1)、沿 AD 对折,使射线 AC 与 AB 重合时,应注意先满 足角相等。 2)、解题时,应培养学生观察每一步得 到的条件是什么,加深学生对已学定理的应用和理解。备选练习: 1、已知△ ABC ≌△ DEF,∠ A=50 0,∠ B=350, ED=8, 则∠ F= ,AB= 。 2、 A 如图,已知△ ABC ≌△ EFC, 且 CF=5cm,∠ EFC=650, F 求∠ B 的度数和 BC 的长 E BC ( 学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 累,需要平 的勤学苦 。有个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 格拉底在开学第一天 他的学生 : “今天你 只学一件最 也是最容易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 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 着, 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 “从今天开始,每天做 300 下,大家能做到 ?”学生 都笑了, 么 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了一个月, 格拉底 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