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历史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次世界大战间世界的变化》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清线索,掌握两次世界大战间世界形势变化的基本史实。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3、学会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线索,掌握基本史实 难点: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重构 背诵】 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考点三:经济大危机与美日德的应对措施 【提问 拓展】 列举改变苏俄(联)社会性质的事件。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成功仿效了苏联的 很多做法,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近30年也有 自己的创新。请就成功仿效,失误和创新各举一例 新经济政策与新政各自实施的背景、特点,并谈谈启示。 与小组同学交流 【练习 提高】 一、选择题 1.(2015·泰安学业考·T34)有人分析苏俄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一政策指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2.(2015·泰安学业考·T35)对于20世纪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的特点是 (  ) A.全面实施市场经济 B.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多党制代替一党制 3. (2015·泰安模拟)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不相符的是 (  ) A.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奴隶制的存废——激化美国南北矛盾,导致内战爆发 C.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苏俄新经济政策——促使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4. (2015·潍坊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受到战败国的待遇,任人宰割。战后召开的历次会议所签订的条约与中国有关的是 (  )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北大西洋公约》 ④《九国公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2015·梧州质检)有位西方学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描述为“从和平走向战争”,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 A.经济危机的爆发、持续 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瓦解 D.成立国联 6、(2013·泰安学业考·T34)下列各项不属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是 (  ) A.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破坏性极强 C.持续时间较长 D.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6.(2013·泰安学业考·T36)《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机。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 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开展工业化 C.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 D.西方国家的封锁 二、非选择题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材料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百度百科 (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 (2)材料二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美国为医治“感冒”开出的药方是什么? (3)从俄美两国的经济改革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8.(原创预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两次会议西方国家是怎样欺凌中国的?这些会议中关于中国的决定在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你如何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这一国际关系新格局?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了1929—1933年美国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4)根据两枚邮票,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图一 图二 姓名 A B 国家及职务 C 德国国家元首 执政的共同背景 D (5)这两位历史人物,在国家面临困难时,选择了哪两条不同的道路?其结果如何? 答案:7、(1)新经济政策。 (2)1929-19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