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深松机械化技术对比试验方案泰安市农业.docx

保护性耕作深松机械化技术对比试验方案泰安市农业.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OGO 企业言郦 YOUR COMPANY NAME IS HERE 专业丨专注丨精心1卓越 随心编辑,值得下瞬有! 【农业畜牧行业】保护 性耕作深松机械化技 术对比试验方案泰安 附件: 保护性耕作深松机械化技术对比试验方案 一、试验内容与机械选择 玉米行间深松技术对比试验 小麦收获后玉米播种前, 或玉米出苗后 7 天左右, 在玉米行间分 别进行深松 25cm 、30cm 和不深松对比试验。深松选择单柱式不带 翼深松机。 小麦播前深松技术对比试验 玉米联合收获后小麦播种前,分别进行深松 25cm 、深松 30cm 和不深松及传统深耕翻(耕翻 25cm )对比试验。深松选择全方位深 松机或单柱深松机,小麦播种选用小麦免耕播种机。 二、试验区设置 地块选择:选择能代表当地自然、土壤、水肥、产量水平的地 块,并集中连片,试验田面积一般不小于 10 亩,根据需要设若干试 验小区。 试验区设计:试验小区要设在基础条件一致的同一块地里,试 验地要求平坦开阔,且固定不变、连续试验。在田间试验中,除深松 外,其他技术措施和自然条件要严格控制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进行 (如播种方式、种子、肥料、灌溉等) 。 每个试验小区重复三次以上,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一般不少于 2 亩或最低保证机具一个往返作业宽度。试验小区重复排列方式如下: A区 B区 C区 D区 A区 B区 C区 D区 第 ——一 重 复 第 二 重 复 A区 B区 C区 D区 A区 B区 C区 D区 第 四 重 复 第 三 重 复 三、检测内容和要求 1?监测内容: 土壤水分和土壤容重测试、作物生育记载与产量对比,附监测表。 2?监测要求: (1)定人、定点、定时监测。定人:即监测点必须固定专人负 责保护性耕作效果监测,不得随意变动;定点:即监测内容应在同一 处理小区进行,不能一个小区测水分,另一个小区测产量;定时:即 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时测试。 (2 )数据真实。田间试验的所有试验数据必须真实可靠,不得 随意编造。必须讲究试验技术,认真地观察记载,力求减小试验误差, 提咼试验的准确性。 (3)测试与调查相结合。在进行深松试验测试时,要将测试和 调查结合起来,对有明显误差和不准确的数字进行重测, 更正存在的 差。 建立试验档案。 在试验区要设立标志牌, 每次重大活动或监测活动要留存图像资 料,原始监测数据需检测人签字后存档。 四、检测内容与测试方法 参见山东农机化信息网 / 保护性耕作与秸秆综合利用专栏 / 工作 规程条目 / 《山东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比试验与测试规程》 。 降雨量记录 到当地气象站抄录降雨时间和降雨量, 并计算对应土壤水分监测 间隔降雨量。 土壤水分测试 每种处理方式选取 5 个点,每个点测试 3 个层次,土壤深度分别 为: 0-10cm ,10-20cm ,20-30cm 。 测试方法可以采用烘干法或者水分快速测定法。 测试频率:每隔 15 天测试一次;夏季和秋季作物播种前、收获 后,再各测试一次;由于干旱,其中某个试验小区需要浇水时,在浇 水之前增加测试一次。 土壤容重测试 每种处理方式选取 5 个点,每个点测试 3 个层次,土壤深度分别 为:0-10cm , 10-20cm , 20 ?30cm。 测试方法采用烘干法。 测试频率:夏季和秋季作物收获后下茬作物播种前、 土壤上冻前、 土壤解冻后 4 个阶段的土壤容重 作物生育记载与测产 播种出苗后,检测一次出苗率 ;收获前进行测产考种。 方法:自测或者请当地农业部门协助。 (1)玉米 生育记录 玉米行间深松后,每隔 15 天测试玉米发育情况一次。重点监测 距地面 15cm 茎秆直径、叶片数、株高。 田间调查 间苗前基本苗数、间苗后的基本苗数;实收株数;平均单株有效 穗数、亩有效穗数、实收产量,计算出苗率、空秆率 (% )。 室内考种 千粒重 (以晒干扬净的籽粒数为标准测定 );算理论产量。 (2)小麦 生育记录 深松日期、播种日期、品种、播种量、齐苗天数、出苗率、基本 苗、分蘖率、冬前平均叶片数、冬前次生根数量、株高(从单株基部 起到穗顶 (芒除外 )的平均高度)。 田间调查 冬前群体、春季最大群体、亩穗数、穗粒数、实收产量,计算有 效分蘖率。 室内考种 千粒重(以晒干扬净的籽粒数为标准测定) 、谷草比(将已脱粒 的小麦植株风干后分别称麦草和谷粒重量) 、计算理论产量。 五、试验报告 1.引言。主要包括深松试验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理论依 据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2 试验方法与过程。主要包括:试验方案的选择与确立、实施措 施、概述试验过程及主要做法、试验的主要特点等。 3.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试验进行观察、统计、数据分析后, 得出的结论。撰写该部分要注意以下几点: A、注意研究结果的客观 性和准确性,要陈述事实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