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专题复习——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地理_专题复习——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播放《农业如此美丽》微课 观看微课,体会农业之美,陶冶情操。 通过微课导入新课,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主要农作物,增强对农业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考点(一):某一农作物在不同区域的分布 【例题分析】播放微课,并进行方法指导:分析某一农作物生长条件的基本步骤; 【方法指导】明确自然因素答题规范; 【拓展应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学案“拓展应用:东南亚水稻分布特点及原因”,教师巡视课堂。 【小组展示】通过小组竞答的方式,请小组代表发表答案,其他小组补充,并在课件中出示规范答案,重点处红笔标注。 观看微课,通过例题讲解,明确分析农作物生长条件的基本步骤; 根据教师讲解明确答题规范;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竞答并根据标准答案用红笔订正。 通过微课,以水稻的分布为例,引导初步掌握分析某一农作物生长条件的基本方法。微课的方式,可使学生课上课下随时复习、巩固; 例题讲解及方法指导后,通过拓展应用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巩固、延伸,规范答题,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考点(二):各区域农业的发展 【方法指导】分析某一区域农作物的分布基本步骤; 【温故知新】组织学生组织学生读中国四大区域气候图,回顾旧知,自主完成典型例题1,2,掌握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作物熟制、东北地区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教师巡视课堂。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 【课堂探究】组织学生读中国四大区域气候图,小组讨论完成典型例题2、3:新疆绿洲农业分布及埃及长绒棉分布有利条件、北方与西欧农业生产方式差异。教师巡视课堂。 【小组展示】通过小组竞答的方式,请小组代表发表答案,其他小组补充,并在课件中出示规范答案,重点处红笔标注。 【分层】完成例题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主完成拓展应用,举手由老师批改。 通过教师 回顾旧知完成典型例题1、2,并订正答案。 小组讨论完成例题2、3. 分小组展示本小组讨论结果,对其他小组结果采用头脑风暴法,查漏补缺。 学有余力的同学自主完成拓展应用。 对例题的总结及方法的指导是为了更好的应对以后的问题,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有更大的进步,避免为了做题而做题。 拓展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情况,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分层的方式可以更有针对性的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使各层次学生得到充分提高。 考点(三)农业问题 【过渡】播放农业问题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农业面临的问题,培养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观。 【课堂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学案考点(三) 【小组展示】请小组代表发表答案,其他小组补充,并在课件中出示规范答案。 观看视频,感受农业面临的威胁,形成正确的农业观。 2.小组讨论完成考点三。 3.分小组展示本小组讨论结果,对其他小组结果采用头脑风暴法,查漏补缺。 观看视频培养学生争取的农业生产观。 小组讨论及展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构建 带领学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知识网络 共同构建本节课知识网络 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掌握解决农业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农业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尽管没有切实的农村生活体验,但对农产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认知状况来说,八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中国乃至世界各区域的农业知识,但尚无形成系统的体系,学习本部分内容难度较大。但学生对各自然地理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多有所知晓。通过不同区域的农业、同区域的不同农作物来进行讲解,能将所有零碎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认知体系。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具有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表扬、肯定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多运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巧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同时,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效果分析 本节课很好的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课堂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课堂氛围热烈,学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例题情况来看,经过一轮复习,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方法的运用尚不够灵活,方法指导的方式很好的规范了学生的答题,将答案落实到笔头上,收效显著。从习题情况来看,四分之三的同学能在达标检测中全对,另有极个别同学在拓展应用方面能力尚不足够,还需多做习题,灵活运用方法。知识网络的方式很好的帮助学生梳理了知识点,成为学生做题的一个工具与公式,效果很显著,如果能采取学生自主建构的方式会更好。总体来看,本节课内容还是相对较多,对成绩稍差的同学有些吃力,可以在分层的处理上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