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docxVIP

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不同应对 摘要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同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有识之士面对民族危机作出的不同选择之路。本文拟在分析由于所走的救国之路不同而产生的巨大不同结局。从中启迪人们要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 关键词 相似背景 不同选择 结局反差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资本主义向纵深发展,在此推动之下,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德国、意大利实现了统一,欧洲大陆上的几个主要国家相继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则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扫除障碍进行了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亦称美国内战),总之欧美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确立。同时,由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迅速发展使列强进一步加快对外侵略扩张步伐以寻找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正以强大的不可阻挡的动力成为一种潮流推向世界各地,其廉价的商品和炮舰政策正摧毁着古老而落后的东方古国,瓦解着亚、非、拉落后的生产方式。西方列强在侵略掠夺亚、非、拉国家的前提之下,也在客观上承担着另一种建设使命: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欧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学习,取长补短摆脱危机,这是亚洲各国的迫切要求,无论是被迫还是自觉的,都必须走这条路,因为这是世界的潮流,不可逆转。 二、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两国的相似现状 1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亚、非、拉其他国家一样,19世纪上半期的中日两国处境十分相似:封建制度已走至衰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已产生,尤其相同的是双方都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闭关锁国大门已被打开。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巨大的生产力所带来的堆积如山的工业品需要广阔的市场,而维系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廉价原料更促使它成为侵略中国这个在当时人口众多,经济、政治落后,而市场前景广阔的“理想目标”的急先锋。1840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天朝上国”腐败不堪,外强中干的清政府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皋华丽号军舰上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耻辱,大门被打开,主权遭沦丧。然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力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导致鸦片战争后十多年并非像英国所料想的商品倾销,相反却很是滞销,棉纱、棉布再便宜、再好看、质量再好也没人买,更不用说钢琴、西餐餐具类商品。但英国侵略者却认为,其商品滞销的原因在于中国给的权益太少。为扩大侵略权益,1856—1860年以英国为首的英法联军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成为其附庸。 2 美英列强叩开日本大门 同中国一样,隔海相望的日本在19世纪中期也同样遭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1853年美国人柏利率领舰队首先来到日本,强迫日本幕府开关,继“黑船事件”后,英、法、俄、德亦接踵而来,日本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国门被开,主权遭侵。封建、闭关而造成的落后挨打局面给日本一些有识之士上了痛苦而深刻的一课。 可以说,19世纪中期的中日两国所面临的社会危机和基本矛盾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不过是中国的民族危机、半殖民地化程度要比日本深一些,时间上早一些。两国都遭到了欧美列强的侵略,而相似的命运也无不触动着两国的有识之士: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必须向别人学习否则就会更落后。 三、危机前中日两国的不同选择 中日两国面临同样的困境,但走出困境的选择却不尽相同。 1 布新而不除旧——中国的洋务运动 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尤其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为首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将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结为武器不如西洋,而非体制问题。因而他们应对危机的决定是“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制造洋枪洋炮来剿发捻,勤远略。于是乎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为期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从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海军直到建立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培养人才等方面,洋务派们的拳拳报国之心令人佩服称赞,他们在中国近代化的路上、在中国民族工业起步的历程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与世界当时的发展脚步来看,洋务派们的所作所为也只是面子上的东西,仅对开风气有作用。因为他们充其量不过是想稍分洋商之利,却始终未能认识到:自己如此落后的根是制度的腐朽、政治的腐败,而这恰恰又是事情的本质之所在。“布新而不除旧”,在腐朽的专制制度的肌体上去嫁接新鲜的资本主义事物,还要企盼它能开花、结果,这只能是一种妄想,因为嫁接成功的前提是根系必须是发达旺盛有生命力的,而绝不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