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十四年抗战.docx

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十四年抗战.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 中国抗日救亡运动运动特点和结局: 特点: 1)各自为战,未形成统一战线:除中共外,东北义勇军,察哈尔同盟军和十九路军都处于自发抗日阶段,彼此孤立; 2)抗日和反蒋结合:由于蒋介石非但不支持抗日,反而破坏抗日,这些抗日运动大多抗 日同时反蒋。 结局:大多被日伪和国民党勾结扑灭。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和过程 1)背景:①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最主要的矛盾,中华民族已 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②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 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推动;③全国人民的呼声;④国民党亲英美派以及英美帝国主义的根本利益受到威胁,被迫调整策略。 2)过程:①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抗日,在东北组织抗日武装斗争。 1935 年华北事变发生,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③中共领导发起了 “一二九” 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⑤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八一三事变后,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此后根据国共协议,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蒋介石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目标—前对内北洋军阀,后对外日本。 2)力量—前四个阶级联盟,后所有阶级阶层。更广。 3)形式—前党内合作,后党外合作;前有政治纲领,后无;前全方位政治军事思想合作,后仅军事合作。 4)地位—前中共从属,妥协;后独立平等斗争。 1 / 4 2019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十四年抗战 5)结局—前中途破裂,后渡过危机完成任务。 6)国际—前得到苏联支持,后得到更多支持。 4、抗战期间,国共两党英勇抗战的重要史实 1.防御阶段概况 (1) 37 年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国民党为 (2) 37 年太原会战(国共配合较好,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 主的正面 (3) 38 年徐州会战(其中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最大胜利,李宗仁指挥) ; 战场 2、防御阶段作战的意义: 态度积极, 挫败日本速战速决企图, 是当时抗战的主 战场,客观上也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 3、相持阶段概况:枣宜会战 张自忠将军 1、全面抗战路线: 1937 年秋中共洛川会议确定,即人民战争路线。 共产党为 2、抗日根据地建立: (第一个)晋察冀; (总后方)陕甘宁。 主的敌后 3、相持阶段概况:百团大战 战场 1940 年下半年 华北 八路军 彭德怀 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4、地位:在相持阶段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5、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 6、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联系 相互依存, 相辅相成。 防御阶段, 正面战场抗击日军主力, 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根据地,而敌后的开辟减轻正面压力, 加速相持阶段到来; 相持阶段, 正面趋于消极, 敌后十分困难,中共坚持抗日担负抗日主任务; 1944 年后,敌后开展局部反攻。 7、工农武装割据时的根据地和抗日时期的根据地 2 / 4 2019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十四年抗战 不同: 地理位置: 工农武装割据主要分布在南方几省的交界处的山区, 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北 方大城市和交通线周围的广大农村。 主要任务:前者是要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后者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政治经济思想: 前者在政治是工农苏维埃政权, 后者是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 前者在 经济上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后者则保留封建制度实行双减双交土地政策; 思想上前 者左倾思想,后者则经过整风走向成熟。 不同的原因:主要矛盾的变化导致中共改变革命策略;中共逐渐走向成熟。 根本的相同之处: 都是在中共领导下,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只是根据主要矛 盾和革命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而已。 8、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比较: ①领导因素: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抗日战争中,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两个战场,共同对敌。 ②民众因素: 甲午中日战争未充分发动民众, 清政府压制民众抗敌热情; 抗日战争时中华民族已经觉醒,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了各阶层、各党派、各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5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