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暑期研究项目计划课题内容二
1.项目背景介绍:
项目名称:新型锂离子屯池屯极材料合成及表征
所属领域:
能源电化学
发展状况: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类对高能量比和循环寿命长的二次电 池需求量将越来越大。自1990年日本S0H公司率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以来, 锂离子屯池以其工作屯压高、比能量大、自放屯小、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 无环境污染等优良性能不仅成为日常使用的便携式电器的理想电源,也在高精尖 航空航天技术中得到迅速的推广。锂离子电池止极材料主要有无机金属化合物材
料、有机分子材料和聚合物材料三大类。而发展制备性能优越、价格便宜的止极 是锂离子电池商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性因素。
50 100 150 200 250Energy density (W h kg
50 100 150 200 250Energy density (W h kg1)
00
00
2
300
stnjcture
图2电池反应原理图
图l不同类型的电池性能比较
2?课题进展:
“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合成及表征”研究项目是我们承担的国家973 计划课题的一部分。关于这一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针对发展高比能、高安全性及长循环寿命化学电源的需要,对层状礫基氧化 物正极材料的若干体系(以LiNio.8Co0.2-xMy02为代表),不仅对影响材料容量、 循环稳定性和材料安全性的修饰改性方法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该材料在高比 能量电池上的应用提供较为详尽的实验数据,而且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建立和采用 多种先进物理化学方法(女[IIR/Raman、TPD-MS、In-situ MS In-situ原位形变 测试),对影响材料性能的微观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新型电极材料研究方 而,先后研制了高容量的硅酸锚锂、硅酸铁锚锂、介孔磷酸铁和焦磷酸钛正极材 料,发展了有特色的材料合成路线和制备工艺。在聚合物电解质方而,建立了原 位测试锂电极/聚合物电解质界而的显微红外光谱方法,直接获得了有关界面膜 随电化学调制变化的信息。
项冃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进一步发展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方而的研 究,完善合成路线及制备工艺。
主要文献:
fl] Z. L. Gong, Y. X. Li, Y? Yang*;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2CoSiC)4 as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 J Power Sources, 2007, 174(2), 524-527.
Y. X. Li,乙 L. Gong, Y. Ya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igMnSiO/C nano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for Li-ion batteries; J Power Sources, 2007, 174(2), 528-532.
Z. R. Zhang, J. Li, Y.Yang*; The effects of decomposition products of electrolytes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bare and TiO2-coated delithiated Li1_xNio.sCoo.2O2 cathode materials; Electrochimica Acta, 2006, 52, 1442-1450?
Z. L. Gong, H. S. Liu, X. J. Guo, Z. R. Zhang, Y. Yang; Effects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f LiNio.8Coo.2O2 cathode materials on their morpholog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J. Power Sources, 2004, 136: 139-144.
郭晓健;李劭;李益孝;杨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xNii/3Mn 1 /3Co 1/3O2的 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电化学,2006, 3: 310-314.
3.暑期项目的具体科研任务与工作安排
查阅资料
(2) 设计实验(实验准备)
(3) 实验方法、仪器操作培训
(4) 合成电极材料及性能表征。
(5) 制作扣式电池、充放电测试
(6) 实验总结
研究所用仪器主要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光谱、惰性气氛手套箱、电池性 能测试系统、马弗炉与球磨机等。
5.后续工作展望
将系统分析所研制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充放电反应机理,以及研究 材料微观结构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理,通过改变合成方法或制备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七+用计算机计算圆周率说课及试讲课件-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VIP
- 小米集团2025年组织架构及各部门职责解析.docx VIP
-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预训练大模型与生成式AI参考答案.docx VIP
- 新22G04 钢筋混凝土过梁.docx VIP
- 疖肿合并疼痛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VIP
- 居民阶梯电价作业指导手册.pdf VIP
- XXXX无线网施工方案.docx VIP
- 数字素养与技能.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