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环境影响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滨海旅游娱乐用海项目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 建设单位:海南海景乐园国际有限公司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 环评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6 年 6 月 1 一、项目概况 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滨海旅游娱乐用海项目位于三亚蜈支洲岛西、 北侧海域,地 理位置图见图 1-1。滨海旅游娱乐用海项目是蜈支洲岛整体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主要包括有潜水区、沙滩休闲娱乐区、水上观赏运动娱乐区、浴场、游艇码头区 等,总用海面积 23.7334 公顷,总投资为 1000 万元。具体用海情况如下: 岛西部及北部永久性上岛码头各一坐,总用海面积 2.6609 公顷。其中北码头用海 1.8519 公顷,西码头用海 0.8090 公顷。 固定潜水点两处,为西潜水区和北潜水区,分别在岛西部码头南侧海域及北 部观瑚亭处海域,总用海面积 7.5391 公顷。其中西潜水区用海 1.0726 公顷,北潜水 区用海 6.4665 公顷。 西码头北侧固定沙滩浴场 0.3718 公顷。 沙滩休闲娱乐区两处,分西、北区,总用海面积 8.3495 公顷。其中西区用海 1.5877 公顷,北区用海 6.7618 公顷。分别位于西码头北侧及北码头东侧海域。 水上观赏娱乐区位于岛西北部海域,总用海面积4.8121 公顷。 图 1-1 项目地理位置图 1 二、工程分析结论 污染环境影响 本项目为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滨海旅游娱乐用海项目, 已建成营业,本报告仅针 对过期的海域使用权进行续期作评价,项目不需要施工。因此,不再对项目施工期进 行评价。根据现场排查,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游客、工作人员产生的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码头区客船和海上运动区摩托艇、快艇等产生的含油污水等。 非污染环境影响 本项目为续用海项目,不新增海上构筑物,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对项目及附近 海域水动力环境、地形地貌和泥沙冲淤环境的影响很小;人类海上活动的影响,游泳 生物会相应回避,可能会使项目海域的游泳生物量、群落组成产生一定变化,但一般 不会对海洋生物产生较大影响; 海上娱乐活动将对附近海域的通航环境造成一定的影 响。 三、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 水环境质量现状 2014 年 6 月水质调查结果表明: 调查项目中除了部分站位的溶解氧、 活性磷酸盐 和石油类超标之外,其它项目均达到相应站位所执行的海水水质标准。其中, 4、 7 号站位表层的溶解氧, 5、7 号站位表层、 9 号站位表、中、深层、 10、11 号站位深层 12 号站位表、深层的活性磷酸盐, 5、7、10、14 号站位表层的石油类均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超标倍数范围均在 0.06 倍~ 0.56 倍之间。超标站位主要分布在赤岭渔港和后海渔港、 铁炉港之间海域, 导致超标的原因主要为该海域沿岸居民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和附近港区渔船及其他船舶排放的含油废水所引起的, 此外,随着海棠湾海域旅游项目的不断开发,如浴场、游艇等项目建设也会对海水水质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除 5、7、10、14 号站位表层的石油类外,其余站位的监测因子均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工程海域水质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良好。 沉积物质量现状 2014 年 6 月沉积物监测结果表明:所有监测站位中除了 3 号站位的铅超一类沉积 物质量标准, 超标倍数为 0.09,其余站位沉积物样品中各监测因子的标准指数均达到 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要求,工程附近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 2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2014 年 7 月海洋生态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 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 3门33属85种,其中硅藻 26属58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 68.23 % 。丰度变化范围为 (10.79~ 616.56) ×104cells/m3 之间,平均细胞丰度为 109.79 ×104cells/m3;优势种类主要有铁氏束毛藻、柔弱拟菱形藻、宽梯形藻、透明根 管藻等;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 2.32和0.47。 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经鉴定有 10 类 40 属 50 种,浮游动物生物量范围为 (2.79~67.00)mg/m3, 平均生物量为 28.42mg/m3;丰度范围为 (174.29~5600.00)ind/m3,平均为 2574.54ind/m3; 优势种类有桡足类的锥形宽水蚤 、微刺哲水蚤;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 2.67 和 0.61。 底栖生物 调查海域共采集到 5 个生物类别中的 15 种底栖生物,优势种类为角海蛹、细螯 虾、直额蟳。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 13.23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 194.71 ind/ m2,多 样性指数平均值为 1.30,平均均匀度指数为 0.96。 潮间带生物

文档评论(0)

zdq173053849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