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初中语文_《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徜徉母亲河,品味民族魂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篇写景散文,主要写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引发了作者澎湃的激情,使作者深深陶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2、积累语言,了解文中运用的联想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黄河外形的厚重、精神的厚重、文化的厚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积累语言,了解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学生背诵有关的黄河诗句、名言(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二、新课导入 通过刚才激烈的比赛可见我们班同学那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我现在提议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自己好吗?(提一下气氛)俗话说“黄河归来不看川”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你知道最能体现黄河壮美的地方在哪里呀?生答:壶口瀑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梁衡先生走进《壶口瀑布》,感受它的魅力和带给我们的震撼。(边说边板书课题) 本文是一篇游记,我们先来了解游记的有关知识(投影显示游记相关知识) 今天让我们从山东省费县出发,开启我们愉快的壶口之旅!不过,要想感受梁衡先生笔下“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壮观美景。我们需要闯过以下几关,首先字词关 1、字正腔圆——注音(红字注音) 2、词不达意——成语运用 同学们闯关成功,下面让我们继续前行,走近壶口。请同学们速度课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三、印象壶口 1.壶口瀑布的地点在哪?“我”曾几次到 过壶口瀑布? 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 哪一次的壶口之旅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得印象呢?文中哪些段落描写了雨季的壶口?(生:雨季,第二自然段)那么雨季壶口的哪些景物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得印象呢?(生概括出来,能说出特点即可,不必细讲) 看来这两个问题都难不倒大家, 四、美哉壶口 那我们继续阅读雨季壶口的段落(文章第二段),看看雨季壶口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涛声特点 雾气特点 河水特点 作者感受 (观看过后直接过渡到旱季壶口) 这是涛声如雷的壶口,这是雾气弥漫的壶口,这是奔腾咆哮的壶口,这样壮观的壶口令我们敬仰,令我们赞叹。同学们,雨季的壶口美景如此之美,那枯水季美景又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品读3、4、5自然段,边读边画最能打动自己的语句,如果有体会在旁边加批注,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壮哉壶口。品读第3、4、5段,感受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表现黄河壶口瀑布雄伟壮阔、阳刚之美的句子,指明学生朗读,并做简要分析。(同桌、前后桌可以相互交流一下,交流好了,请举手回答。)提示:跳读,指导学生读,多个学生读,反复读。 明确: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写出了河水奔涌向前的湍急和它的不可阻挡之势,表现了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时,突然脚下出现了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把河水的变化多端的态势写出来,从畅快驰骋到危机四伏,紧张。正像人的人生经历:水流经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形态,人碰到不同境遇也会有不同的情感相似。原本人生道路顺顺利利,突然出现了大挫折,要学习黄河精神,迎难而上,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 ③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连用四个跌,写出水流变化之快,让人猝不及防,表现瀑布被急急吸去的态势,也写出这种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精神。 ④“于是洪流便向两边用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运用比喻手法,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突出了水势变化之大,表现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 哪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柔美呢? ①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背景中。 ②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写出黄河柔中有刚,百折不挠的精神。 六、壶口精神 1、作者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这伟大”指什么?是哪些伟大的性格? (黄河伟大的性格;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师引导说: 博大宽厚、柔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