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定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阻滞定位 常用神经阻滞定位、药量 常用神经阻滞 ▲额神经阻滞: 定位:眶上缘内侧 1/4 处额孔或切迹。 药量:消炎镇痛液 1-1.5ml。 注意:用示指保护眼球。 ▲眶上神经阻滞 : 定位:眶上缘内侧 1/3 处额上孔。 药量:消炎镇痛液 1-1.5ml。 注意:用示指保护眼球。 ▲眶下神经阻滞 : 定位:眶下缘下1cm,距鼻中线3cm处的眶下孔处。 药量:消炎镇痛液 1-1.5ml。 注意:用示指保护眼球。 上颌神经阻滞 : 操作:颧弓中点和下颌切迹两点中点作一连线,取连线内 1/3作为穿 刺点,用10cm长、7号腰麻针垂直穿刺进针3.5-5cm到翼突外板, 将标记距离皮肤1.5cm处,再将穿刺针退至皮下,调整穿刺针角度对 准瞳孔方向进针1-1?5cm滑过至翼突外板至标记处。 药量:消炎镇痛液 2ml。 注意:多压,以免出血。 常用神经阻滞定位、药量 下颌神经阻滞 : 在上颌神经阻滞定位的下 1/3。其它同。 ▲耳颞神经阻滞 : 定位 :外耳道与下颌关节处,颞动脉搏动处外侧。 药量:消炎镇痛液 3ml。 颏神经阻滞 : 定位:第一磨牙前下方,嘴角稍下部颏孔处。 药量:消炎镇痛液 1ml。 面神经阻滞 : 定位: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在乳突前缘外耳道下方。 药量:消炎镇痛液 3ml。 ▲ 枕大、枕小神经阻滞 : 定位:枕骨大粗隆与乳突连线分三等份, 从内向外依次为枕大、 枕小 神经。 药量:消炎镇痛液各 3ml。 ▲星状神经节阻滞 : 定位: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向内侧触摸到气管外缘,再沿气管向上 3-4cm 平行于气管外缘触及动脉搏动。 临床上最好选择颈中神经节阻 滞以策安全(定位在环甲膜外侧气管旁,胸锁乳突肌肉内侧缘) 药量: 1%利多卡因 8-10ml。 注意: 1).过深将局麻药注入椎动脉可引起病人中枢神经性抽搐; .注入蛛网膜下隙可引起呼吸心跳停止; 常用神经阻滞定位、药量 3).注入过浅进入气管 -食管沟阻滞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吞 咽时呛咳; 4).穿刺部位过高可以阻滞膈神经、部分臂丛神经。 膈神经阻滞 : 定位:去枕仰卧,头偏向健侧,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前斜角肌间隙锁 骨上 2.5-3cm。 药量: 1%利多卡因 8-10ml。 注意:严禁双侧阻滞,肺功能不良者禁忌,避免误入胸腔造成气胸。 ▲颈椎椎旁神经阻滞 : (1)颈侧入路法:颈椎椎间孔神经阻滞、颈深丛神经阻滞操作亦相 同。病人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在颈后垫一薄枕,以突出颈 椎。在乳突和颈 6 横突后画一直线,在此线 0.5cm 再画一条直 线,C2常位于第二条线的乳突尖1.5cm处,依此向尾侧移动约 1.5cm 为下一神经阻滞穿刺点。 (2) 颈后入路法:病人取俯卧位,胸下垫一薄枕,颈部前屈。确定 要阻滞神经之颈椎棘突,距中线 3cm 为穿刺点。用腰麻针。 药量:每个阶段注入消炎镇痛液 3-5ml。 注意:禁忌双侧阻滞。 颈浅丛神经阻滞 : 定位:病人取仰卧位, 头转向健侧, 乳突和胸锁乳突肌附着点后缘中 点相当于C4横突处,在此处及上下各2-3cm的颈阔肌表面注入。 药量:消炎镇痛液共 10ml。 常用神经阻滞定位、药量 肩胛上神经阻滞 : 定位:坐位,背朝术者,双肩放松自然下垂,确定肩胛冈,从脊柱缘 至肩峰作一连线, 连线中点做一标记。 再标出肩胛下角, 于肩胛冈中 点作另一连线,两连线交点的外上角作分角线,延长至肩胛冈前缘, 极为穿刺点。或简单定位,即肩胛冈连线中点与外 1/3 连线之中点前 缘。用腰麻针进针至冈上窝后滑上 1cm。 药量: 1%利多卡因 8-10ml。 注意:避免进入胸腔,反复穿刺容易引起肩胛上动脉损伤。 ▲斜角肌肌间沟入路法臂丛神经阻滞 : 定位: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手臂垂直放松平贴身旁,在前斜角 肌、中斜角肌间隙下移触及锁骨下动脉,示指下压出现手臂麻木感, 此处为肌间沟,再确定 C6 横突或环状软骨作一连线,与肌间沟交点 为穿刺点。 药量:消炎镇痛液 20-25ml。 注意:不能双侧阻滞,避免造成气胸、损失椎动脉等。 ▲肋间神经阻滞 : 定位:取患侧向上侧卧位,上臂高过头,使肩胛骨高举。从 12 肋向 上,或双侧肩胛下角为 7 肋确定所要阻滞神经。刺中肋骨下缘表面, 在滑下 2-3mm。 药量:每阶段消炎镇痛液 3ml。 注意:谨防气胸。 ▲ 胸椎椎旁神经阻滞 : 常用神经阻滞定位、药量 定位:胸椎棘突上缘旁开 2-3cm 处。确定阻滞范围上、下各扩展一 个间隙。 药量:每阶段消炎镇痛液 6-8ml。 注意:谨防气胸。 ▲腰丛神经阻滞:又称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 。 定位:腰4棘突下3cm,旁开5cm。 药量:消炎镇痛液 20-30ml。 注意:不刻意寻求异感,可双侧阻滞。由于腰大肌间隙较大,腰丛神 经分布较广,治疗神经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