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二历史试题.docx

2021高二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城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检测 高二历史 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45分)、非选择题(第16~20题,共55分)。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座位号、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区域。 3.答题时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1.“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近五百年之久的跨世纪社会大辩论,各派纷纷发表本学派的思想主张。虽然各派的观点主张各有侧重,但却有着共同主题。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共同主题应是 A. 扩大各自流派思想的学术影响 B. 争夺国家主流思想的地位 C. 探寻重建社会秩序的途径与方案 D. 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 2.右图是上海博物馆珍藏的“镇馆之宝”——商鞅铜方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图中的底部铭文为“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对此文物解读正确的是 ①可实证商鞅统一度量衡??②反映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③图中的铭文为小篆字体??④便利各地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A. ①②③ ?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唐朝时,士大夫最爱金碧辉煌的壁画,壁画规模宏大,用色流光溢彩,而到了宋代,上流社会流行淡雅的水墨画,在尺寸之间展现文人意趣。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宋代绘画风气转变的因素是 A.朝廷实行“强干弱枝”政策 B.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C.市民文化的影响扩大 D.科举考试影响到文化取向 4. 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彰显人的主体意识 B.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C.强化社会等级观念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5.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一文中写到:“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据此,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A. 结束了秦汉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B. 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 C. 促进了国人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 D. 为争取民族独立作出重要贡献 6.张太雷在其《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一文中写道:“在五四运动之后,这种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几乎完全停顿,一切新出版物都换了战斗方面,局限于政治斗争了。”“换了战斗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A. 知识界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B. 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丧失 C. 北洋政府对学生运动的压制 D. 马克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7.1929年,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在给贺龙及湘鄂西前委的指示中明确指出:“目前所应注意者,还不是什么占领大城市,而是在乡村中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这表明周恩来 A. 认为革命尚处于低潮 B. 抵制党内泛滥的“左”倾错误 C. 重视推广井冈山经验 D. 党内普遍认可毛泽东的做法 8.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A. 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B. 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 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9. 《椅中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于1514-1515年创作的艺术作品,传说画中圣母的原型是拉斐尔在梵蒂冈教堂偶然遇到的一位抱孩子的美丽母亲;有学者根据圣母相貌宣称,画中圣母正是拉斐尔的恋人芙纳蕾娜。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第一种说法属于传说不具价值 B. 《椅中圣母》的原型仍需严谨考证 C. 芙纳蕾娜是画中圣母的原型 D. 综合考证一定能够确认历史的真相 10.1517年,传教士马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