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宾馆寒假社会实践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宾馆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 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 在十天的实践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 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 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 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 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 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 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 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 情叫“阿姨” ,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 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 哭起来, 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 老师的稍微的批评, 他们也会放在心里。 其实, 简单地说, 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 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 孩子人数的一般, 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 却是极为少的。 而在家庭中的孩子, 却是众人的宝贝, 一大堆人围着他 ( 她 ) 。 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 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 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 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 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 ?有时候, 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 2. 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 天使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 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 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 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 。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 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 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 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 . 老师或者 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 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 “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 他们也很关注社会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听 写汉字的过程中,我报出“杰” ,然后组词“杰出” 、“俊杰”, 他们还是等了一会儿, 一个男孩问, 是不是 “周杰伦”的“杰”, 这才发现,他们也是接触社会的,对流行歌曲也很熟悉。 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 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 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 只是, 有时候, 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耐烦、 不合作的倾向, 会发呆,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地想,他们也会有心事呀 ! 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 “姐姐,为什么人会死 ?”我当 时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考虑这样深奥而没有答 案的悲观的问题, 我自己知道, 人一旦考虑了生与死的问题, 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有关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对她 说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 ,其实 这句话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观的意味。我该怎么给一个十来岁 的孩子讲生死的问题呢 ?

文档评论(0)

lm027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