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案知识讲解.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卖炭翁》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白居易。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 能力目标:学习抓住对人物、事件的描写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3、 情感目标: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重点 卖炭翁凄苦形象的塑造; “宫市 ”罪恶的揭露。 三、 诗人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间 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官 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章应 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 ,他是位现实主义诗人,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 集》。《卖炭翁》就在其中。 四、 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 解释加点词: (1)伐薪烧炭: (2 )何所营 : (3 )心忧炭贱愿 天寒: (4 )手把 . . . . . 文书口称敕 : . (4)回车叱 牛: (5 )惜不得 : (6)系向牛头充 炭直 : . ... . . (二)讨论分析,了解大意。 1、明确什么是“宫室”? “宫 ”指皇宫, “市 ”是 “买 ”、 “采购 ”的意思。所谓 “宫室 ”,是指皇宫所需物品,派 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实际上是掠夺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 山路必然难行。 3、“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外貌,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 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心理。可自己身上却 “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 可老人却 “愿天寒”, 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 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5 了解卖炭翁运炭的艰辛。 衣正单,一尺雪,碾冰辙, “困”、“饥”、“歇 6、“偏偏”一词写出了宫使什么样的情态? 轻快而又趾高气扬的神态。 7、分析两种人物形象 卖炭翁 蓬头垢面、 老态龙钟 忍气吞声、 无可奈何的心态, 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 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 黄衣使者( 皇宫 内的太监) 蛮横无理的强盗 8、 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 “半匹” “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 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绡、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 又不能遮体。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 影。 宫使夺走卖炭翁的岂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 生活的权利。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可怕的宫市制度!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给人 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9、全诗 诗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对比,白描,设问 五、 小结。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 市有十分的了解, 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 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 《卖 炭翁》来。但是, 《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 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 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着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 卖炭翁一个人,透过

文档评论(0)

zjq1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