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新模式研究中的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doc

地形图新模式研究中的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形图新模式研究中的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 摘 要:通过对地理信息的分类与编码的分析,提出了地形图新模式研究中的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的方案。 关键词:新模式地形图 地理信息 分类与编码 用户标识码 在地形图新模式研究屮发现我国日前的地理要素分类不太科学,如在同类要素屮包含有不同类的要素 内容;特别在数据生产屮存在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地图,其同一要素的编码都不一致,这对地形图的 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地理信息的分类与编码的研究也是地形图新模式研究屮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2—,所以暨“当代地形图新模式研究” Z后笔者对地理信息的分类与编码再进行研究和总结。 1目前我国地理信息分类的现状 1.1我国目前常用的地理信息编码不统一 我国忖前正式颁布的国标分类代码有“GB/T 13923-92\ “GB/T 15660 —1995”两个版本,存在同一 要素在两个版木屮编码不相同的问题。 1.2不同比例尺地形图地理信息的分类不一致 我国规定1 :1万、1: 2.5万、1:5万、1:10万、1:20力飞现已为1:25力J、1:50万、1:100万七种 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其相应的图式规范,而各比例尺系列的地形图需要表示的地理 信息详细程度不一样,即同一地理信息在不同比例尺的图式屮,其地理信息的分类方法不同,其分类不相 一致,从而给不同比例尺地形图Z间,信息的互和利用造成了困难。 2要素分类的原则 1权威性原则 本着使新模式地形图所表示的各地理要素的分类更合理、更科学的原则,研究中参考了有关行业所颁 布的标准和规范,尽量使要素的分类方法与有关专业的部门标准或行业标准一致或尽量接近。 2.2系统性原则 地理信息的分类要考虑要索相互Z问从属关系,以及将来的延伸性及可扩充性。为了更科学地反映各 要索相互Z间从属关系的系统性,将要索分为一类(主类)、二类(次类)、三类(支类)、四类(从类)。 3时代性原则 能将反映时代特点的信息增加到地理信息屮,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表达。如旅游要素屮,大的景点、旅 游开发区、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城市交通中地铁和城市快车道等。 3地理信息的分类与编码 3.1要素内容与分类 现实世界屮H然界和社会经济屮的地理实体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理要素,根据其实体所描述的不同的属 性特征,在新模式地形图屮将地理要素可以划分为:数学要素、社会经济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图内注记 要素、数学基础和图廓整饰要素几大组,每一组要素所包含的具体要素内容如后面附图1所示。 2地理信息的编码方案 地理信息的分类是编码的基础,编码是将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 来的过程,每一类别的信息都有一个惟一的编码,本模式中称其为用户标识码。 根据地理信息的要素内容,将新模式地形图的地理要素的用户标识码采用“层级分类法”,按照“主、 次、支、从”的顺序进行编码,编码用6位数字型的数字表示。木研究中编码方案定义如下图2所示: X XX X XX 第一大类(主类)/厂7 \飞第四类(从类) 第二大类(次类:/ \第三大类(支类) 图2要索编码方案 3地理信息的编码 木模式研究屮对要索的用户标识码已形成结果,由于篇幅所限不再列举。其屮第一和第二大类所表示 的内容和编码如下表1所示: 表1 第一和第二大类所表示的要素内容与编码 控制点 1 水系 6 平面控制点 11 河流 61 高程控制点 12 运河、沟渠 62 其它控制点 13 湖泊 63 居民地 2 水利设施 64 街区 21 其他水系要索 65 零散建筑物(单幢房屋) 22 海洋要素 66 房屋附属建筑 23 水系附属说明 67 窑洞 24 境界 7 特殊建筑物 25 行政区划界 71 居民地行政等级驻地 26 其他界线 72 公共设施、工矿建筑物和独立地物 3 地貌 8 重要科学观测站 31 等高线和高程 81 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 32 冰川地貌 82 古迹d址 33 冻土地貌 83 宗教设施 34 黄土地貌 84 工矿设施 35 岩溶地貌 85 农田设施 36 风成地貌(干燥地貌) 86 公共设施 37 火山地貌 87 其他设施 38 其它地貌形态及土质 88 交通 4 人丁?地貌 89 铁路及附属建筑物 41 植被 9 公路 42 地类界 91 城市道路 43 耕地 92 其它道路 44 园地 93 道路附属建筑物 45 林地 94 桥梁 46 草地 95 航运 47 其他植被 96 港口、码头及停泊场 48 数学基础和图廓外整饰 0 空运 49 数学基础 01 管线与垣栅 L O 图嘛外整饰 02 管线 51 垣栅 52 注记(编码未定):包括行政区域注记、居民地注记、文物与旅游注记、说明注记、交通注记、备种数 字注记等,既可以独立划分为一大类进行定义,也可以从属于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