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自己的姓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自己的姓名—刘亚娇 内容摘要: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种姓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姓名体系。本文就是分析自己的姓名中各字的来源及具体释义。 关键词: 刘氏的姓氏来源与分布 “刘”“亚”“娇”各字的分析 一、刘氏的姓氏起源: 关于刘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1、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3、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二、刘氏的迁徙分布 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公元前300多年前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晋大夫会有子留居秦国,称刘氏,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 三、关于“刘”“亚”“娇”各字的分析 1、刘 “刘”字作名词时有如下几种意思: ①斧钺类兵器,象征皇权。例如: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书·顾命》。 ②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例如:郭璞注解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③通“镏”。《集韵》:“镏,或作刘。” ④地名用字。《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一取邬、刘……”。这个刘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郑州附近。 ⑤河流名。《水经注·洛水》记载:“合水北与刘水合。” ⑥人名用字。如:周朝先祖公刘 “刘”作动词时又有不同的意思: ①诛杀、杀戮。《尔雅·释诂上》说:“刘,杀也,” ②克,征服。《尔雅·释诂上》又说:“刘,克也。” ③陈,铺陈。《尔雅·释诂上》又说:“刘,陈也。” ④凋残。《中文大辞典》说:“刘,树木枝叶稀疏而不均也。” ⑤通“浏”,回也。《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解说:“刘览,回观也。” “刘”字作形容词时通“懰”“嬼”,意思是美好的样子。 “刘”字的字形演变 六书通里的篆体字: 2、亚 (1) 象形。小篆作“亞”。许慎认为像人驼背形。甲骨文一说像花边形。本义:丑。 (2) 同本义。亚,丑也。——《说文》。段玉裁注:“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衣驾切。” (3) 次;次于。表示时间或空间的先后,“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亚也。”——《易·系辞》荀本 (4) 又如:亚献(古代祭祀举行三次供物仪式,第二次叫“亚献”);亚元(名列第二);亚父(仅次于父)等等。 (5) 低于;低。表示等级的高低,如“圭妫之班,亚 宋子而相亲也。”——《左传·襄公十九年》。 杜预注:“亚,次之。” “亚”字的词性变化 作动词时: (1) 垂;低垂。“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锤簇溜悬。”——前蜀· 韦庄《对雪献薛常侍》 (2) 俯,偃俯。“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唐·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3) 又如:亚地(俯于地;倒于地)。 (4) 压;低压。“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葫芦,十分疼痛难忍。”——《西游记》 (5) 又如:亚地(满地;遍地);亚腰葫芦(细腰葫芦。亚:压;挤紧) (6) 挨着,靠近。“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叠背,闹闹嚷嚷,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水浒传》 (7) 又如:亚肩叠背(压肩叠背) (8) 掩,闭。“花笼淡月,重门深亚。”——蔡伸《丑奴儿慢》 (9) 通“压”,垂压。“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亚”字的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中的篆体字 六书通里的篆体字 金文编里的字 甲骨文编里的字 3娇 作形容词时: (1) 形声。从女,乔声。本义:妩媚可爱 (2) 同本义(柔嫩美态) 如:娇,姿也。——《说文新附》 (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