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六国论》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x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之《六国论》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小故事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 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 “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 “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 “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嬴政并吞六国;六 国 地 图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六国论;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疏通文字,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能够正确翻译文章。准确背诵并默写全文。 2.学习本文论史讽今,针对性强,观点鲜明的特点。 3.学习本文多种手法综合运用,使论点得到多层深入地证明的特点。 过程方法:在诵读中品味文章的严谨和气势。 情感价值观:学习苏洵忧心国事,以天下为己任的美德。;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号为“老苏”,与儿子苏轼、苏辙号为“三苏”。后人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朱德);题解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你能从文章中找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吗?你想到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宋朝建国以后吸取唐末五代的教训,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一切权力归中央,削弱了将帅的权力,造成兵力渐趋衰落,以致在与辽和西夏的交战中输多胜少,只好割地赔款以求和。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针对这种现实,作者借六国因贿赂强秦而亡的历史,批评宋王朝贿赂契丹、西夏的失策。;注意以下字音 六国互丧 sàng 暴霜露 pù 洎牧以谗诛 jì 草芥 jiè 与嬴 yǔ 下咽 yàn 胜负之数 sh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兵:兵器 善:好 弊:弊病 赂秦:贿赂秦国 力亏:亏损 道:原因 互丧:相继灭亡 盖:因为 独完:单独保全;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第一段:;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7****1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