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 高一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吉林省长春市 高一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 PAGE 6*2-1 11页 共 = SECTIONPAGES 6*2 12页 ◎ 第 = PAGE 6*2 12页 共 = SECTIONPAGES 6*2 12页 第 = PAGE 1*2-1 1页 共 = SECTIONPAGES 1*2 2页 ◎ 第 = PAGE 1*2 2页 共 = SECTIONPAGES 1*2 2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是: A.彩绘陶器 B.青铜器具 C.铁制农具 D.青瓷白瓷 2.20世纪20年代以前,我国曾一度兴起过黄帝部落来自古巴比伦之说。从20年代起,在坚持中国人种本土说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中国西北说和河南说等6种重要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起学者将考古学文化与黄帝部落文化对应,根据文化元素推断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中国原始社会文化与黄帝部落有关系。据此可知 A.黄帝部落发祥地的确证取决于考古学的进步 B.黄帝为传说人物因此其部落也就不可能存在 C.对黄帝部落发祥地的诸种论断仍需持较谨慎的态度 D.考证古巴比伦与黄帝部落的关联是此项研究的关键 3.据大汶口考古发掘报告记载:家猪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居民重要动产之一。中期墓葬中以猪为随葬品的约占三分之一,晚期墓葬中以猪为随葬品的约占四分之一。这种情况说明了: A.大汶口文化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期文化代表 B.大汶口的原始经济逐渐由畜牧业向农业种植业转化 C.随着经济发展,家猪不再是大汶口居民的主要牲畜 D.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逐渐改变了以财产殉葬的风俗 4.在研究西周某一政治制度时,学者董恩林指出:周代受封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作者意在强调 A.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西周的国家政权开始逐渐趋向严密 C.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的政治特权 D.礼乐制度保证了周王具有至尊权威 5.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出现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华夏族不断扩大种族认同观念增强 B.国家统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唯一纽带 6.从春秋时期开始,随着铁制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的个体性质得到加强,农民大量开垦土地,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这反映出: A.井田制已完全瓦解 B.牛耕已普遍使用 C.小农经济逐渐发展 D.出现了田庄经济 7.正因有秦孝公的广纳贤才,才有了商鞅去秦国担任官职;也正因有了商鞅去秦国担任官职,才有了后来整个中国的大一统。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 B.实行县制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实行什伍连坐法 8.某先贤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为此,他主张 A.统治者要“为政以德” B.以无为达到无不为 C.“非攻”可以民富国安 D.君主要以法来治国 9.《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秦始皇 A.日理万机,勤于政事 B.高度专权,独揽朝政 C.完成统一,巩固政权 D.实行分权,集思广益 10.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 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11.《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同度(法度)’,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任务的完成。”这表明“行同伦” A.旨在推动儒法融合 B.宣传了儒家思想学说 C.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D.彰显皇帝的绝对权威 1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之事迹“失在于政,不在于制”。这表明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废除分封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 C.统治者

文档评论(0)

152****41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