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纺织面料的鉴识;纺织纤维的鉴别 ;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手感目测比较;各种天然纤维手感目测比较;原理:根据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征也不同来区分纤维的种类。
方法:通过观察纤维接近火焰、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特征,散发的气味及燃烧后的残留物,可将常用纤维分成三类,即纤维素纤维(棉、麻、粘纤等)、蛋白质纤维(毛、丝)及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等)。;纤维;原理:根据纤维的纵、横向形态特征来鉴别纤维。如: 有天然转曲的是棉;有鳞片的是毛;
有横节、纵向裂纹的是麻;
纵向有多根沟槽,截面为锯齿形的是粘纤;
截面为不规则三角形且大小不一的是丝等。
合成纤维一般纵向呈光滑棒状,有的还可见到呈颗粒状无规分布的二氧化钛消光剂。
显微镜还可用来确定是纯纺织物(由一种纤维构成)还是混纺织物(由两种或多种纤维的构成)以及混纺织物中的纤维种类或大类。;纤维种类;纤维;四、药品着色法;五、溶解法;六、 熔点法: 化学纤维中大部分具有可熔融性,但它们的熔融温度不在一点,可加以区别。 ;七、 红外光谱法: 不同的化合物对同一波长的红外线具有不同的吸收率(或衰减率),同一化合物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具有不同的吸收率,所以对一个物质来讲测出它对不同小波长的吸收率,并作图——得红外吸收光谱,某一光谱时应某一物质,该光谱具有“指纹性”。;七、 X射线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 根据纤维晶体晶格的大小不同,X射线的衍射图具有不同的特性值。
不同的化合物对同一波长的红外线具有不同的吸收率(或衰减率),某一光谱时对应某一物质,该光谱具有“指纹性”。;八、 其它方法:
荧光(颜色)法;
双折射法;
密度法;
强度法;
进行纤维鉴别应注意多种方法同时验证。;1 . 二组分、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试验原理:在定量分析之前,先作纤维定性鉴别,对试样预处理,后用溶剂溶去混纺产品中的某一种纤维,将剩余纤维(未溶纤维)清洗、烘干、称量和计算。; 注意:由于混纺产品中含有一些非纤维物质,如天然伴生的非纤维物质,纺织、染整加工过程中的添加物质(主要是油剂、浆料、树脂或其它特种整理剂),因此,在正式试验前,必须用合适的方法将试样上的非纤维物质除去,即“预处理”。正常预处理是用石油醚或水萃取,除去油脂、蜡以及其他水溶性物质。
;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的溶解试剂、不溶纤维重量修正系数 ;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的溶解试剂、不溶纤维重量修正系数 ;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的溶解试剂、不溶纤维重量修正系数 ;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方案一:;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方案二:;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方案三:;方案四:;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采用的化学试剂和重量修正系数 ;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采用的化学试剂和重量修正系数 ;试验程序如下:
①将未知纤维稍加整理,如果不属弹性纤维,可采用燃烧试验法将纤维初步分成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三大类;
②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如棉、麻、丝、羊毛、兔毛、驼毛、马海毛、牦牛毛等) 有各自不同的形态特征,用显微镜就可鉴别;
③合成纤维一般采用溶解试验法,即根据不同化学试剂对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特性来鉴别。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还可利用氯检测法和熔点法来验证。
;第三节纤维服用性能分析 ;2、刚度 ;二、 舒适性能 ; 导热系数:
材料厚度为1m,表面之间温差为1℃,1h通过1m2 材料所传导的热量千卡数。
;2、吸湿性
吸湿性是指纤维在空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表示纤维吸湿性的常用指标有回潮率和含水率两种。
混纺纤维Wk %计算
涤/棉/粘(60/30/10为干重混纺比) Wk %=60×0.4%+30×8.5%+10×13%=4.09%
其中:Wk涤=0.4%;Wk棉=8.5%;
Wk粘=13%
;3、触觉感和弹性
4、体积质量
指单位体积的纤维重量,常用g/cm3或mg/mm3
;三、耐用性能 ;屈服点:材料由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的转折点; 初始模量(E=tgα=σ/ε):指纤维材料负荷-伸长曲线上初始一段直线部分的应力应变比值
物理意义:反映了材料在受拉伸力很小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2、耐气候性和耐磨性
纤维耐日光性的优劣顺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基工程复合材料ECC的研究与应用论文.pdf VIP
- 血透室品管圈.pptx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教案 第11课 车身电气设备维护与保养.doc VIP
- GB 20951-2020 油品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高清版).doc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优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课件.pptx
- 第八章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ppt VIP
- 千年古县申报材料-牟平.doc VIP
- 慢性咳嗽诊治指南ppt课件.pptx VIP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件杂货码头.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