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泰民族民间传说中的牛崇拜文化比较研究.docxVIP

壮泰民族民间传说中的牛崇拜文化比较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壮泰民族民间传说中的牛崇拜文化比较研究 中国的壮族和泰国的泰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历史上,这两个民族都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根据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材料显示,中国的壮族和泰国的泰族都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百越民族中的西瓯和骆越(简称“瓯骆”)。在3世纪上半叶以前,他们共同生活在我国五岭以南到今越南的红河以北地区,直到3世纪后半叶至6世纪初,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才迁徙到不同的地区生活,分离成为两个民族。分离后的两个民族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才逐渐形成了现在中国的壮族和泰国的泰族。由于“同源”,两个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根本的原因相同,又由于“异流”,因而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壮、泰两个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是为“同源异流”。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生活、劳动在不同国家的两个民族的人民,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许多相似、相近的地方。民间文化艺术源于民间生活,有着浓郁的民众生活气息,它贴近民众生活,其风格虽然古朴、粗犷,但深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壮、泰民族民间文化中蕴藏了丰富多姿的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本土民间文化的精华,它构成了壮、泰民族斑斓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民间传说都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人与社会的关系,承认超自然力的重要性,认为它使世界产生,有决定人类生命的权力。 一、壮泰民族民间传说中的牛崇拜文化 民间传说都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述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傳奇性散文体叙事。在壮、泰两个民族的众多民间传说中,都记叙着两个民族同一种地方风物习俗,例如牛崇拜文化,就在壮、泰两族的民间传说中都有记叙,相同的文化要素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国度、民族,这是怎样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呢?这里通过列举壮、泰民族关于牛崇拜文化来探讨壮、泰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 (一)壮族民间传说中的牛崇拜文化 说到壮族的牛崇拜文化,就必须说到一位受壮族人崇敬的地位崇高、名声显赫的神——莫一大王,壮族人把他尊称为“通天大圣”。特别是在广西桂西北、桂北地区以及广东连山县等地的壮族人更是把他当做至高无上的神来供奉,在堂屋的神龛上设“通天大圣之神位”。这位莫一大王起源于壮族先民的民间传说:从前,南丹洲有一个孤儿,其父亲是一个头人,因为反抗皇帝的压迫而被杀,尸首被丢到一个深潭里。后来,这个孤儿跳入深潭里去找他父亲的尸首,在黑咕隆咚的深潭底下没有找到,却发现了一个岩洞,洞里住着一头神牛。神牛送给孤儿一颗闪光的珠子,让他拿回家去,孤儿说自己长这么大还没有名字,神牛就说你是牛的儿子,就叫莫一吧。莫一很高兴,拿着珠子准备放进衣服里带走,不料珠子却一跃而起,跳进了自己的嘴里吞进肚里,他顿时觉得浑身发热,四肢充满了力量。后来,他力大无穷,本领高强,带领乡亲们对抗皇帝,为父报仇,从此皇帝就再也不敢派兵欺负壮族人了,因此,乡亲们就奉他为头领,封他为大王。在民间还流传着关于莫一大王长达数千行的叙事史诗,共分为十章,其中第一章“寻父吞珠”记叙得十分生动: 莫一游到它(神牛)身边, 水牯抬头把口张, 吐出珍珠一大颗, 飞到莫一手板上。 莫一手把珍珠捧, 贴在胸口笑吟吟; 珍珠一跃进了莫一嘴, 一下滑进肚里边。 水牯转身大声吼, 潜入水底无影踪; 莫一想起珍珠吞下肚, 又愁又喜在心中 …… 莫一上了岸, 走路脚生风; 手扶树木树木倒, 脚踩石头石头崩 …… 壮语的“黄牛”就叫“moi”,莫一是神牛的儿子,所以他姓莫,“莫一”就是牛的头人,也就是信奉牛图腾氏族的首领。在《摩兵布洛陀》巫经中就提到“十二姓”“十二国”“十二官”“十二王”,其中载有:“天下十二国,生出十二王。各国不相同,一国蛟变牛。”这里“蛟变牛”透露出牛图腾氏族打败或兼并了蛟图腾氏族,把黄牛尊奉为圣物的部族势力扩大。随后,以水牛、犀牛为图腾的部族也加入进来,成为更为强大的牛图腾部族。 在广西右江地区流传着《水犀栏》《犀牛栏》的民间传说。古时候,右江的百色石龙河段,生长着一对水犀牛,附近的村民百姓把它们当作吉祥之物敬奉着。有一年闹饥荒,水犀牛没有了水草吃,便爬上河岸边躺着。一位新过门的媳妇来河边挑水时,水犀牛以为是挑东西来喂它,便紧紧的咬住水桶。新媳妇不知是神牛,便打了它一扁担。回到家告诉婆婆,婆婆说那是我们的神牛,不能打的。于是,新媳妇便去田里割稻谷去喂水犀牛以示赎罪。后来那根打过神牛的扁担不经意放在稻田里,那里的稻田总有割不完的稻谷,这些割不完的稻谷让村民百姓们度过了饥荒。饥荒过后,村民百姓们安居乐业,五谷丰登。一天晚上,这对水犀牛“哞哞”地高叫,村民们以为它们饿了,连夜割了水草去喂,可等村民们到江边时,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