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和传说中的淮南豆腐文化.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诗歌和传说中的淮南豆腐文化 《淮南子》文化、豆腐文化、花鼓灯文化、少儿艺术和八公山旅游文化是淮南市现今主打的“五张牌”。而豆腐作为淮南人民的家常菜,不仅在淮南人的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豆腐文化也早已成为淮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散见于诗歌中的豆腐文化 豆腐古时有“菽乳”、“黎祁”等称,在诗歌中也时以“淮南术”或“淮王术”的代称出现。其中“淮王”、“淮南”指代淮南王刘安,“术”则是指汉淮南王所创的制作豆腐的方法。“淮南術”也有方术之意,杜甫就曾在《玩月呈汉中王》中写到“欲得淮王术,风吹晕已生。” 相传,豆腐是淮南王在炼丹时无意发明,故刘安常与《淮南子》和豆腐联系在一起。关于豆腐的起源,我们不仅可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找到佐证,也可从淮南文化中窥其端倪。 西汉时期的《汉乐府歌辞·淮南王篇》中有:“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①此处“寒浆”可作两解,一为寒冷的水;一为豆浆。从整体语境上来看,笔者以为“寒冷的水”更为恰当,“自言尊”的银床、金瓶之奢华与所饮的寒浆构成语境上的反差,又与后文“扬声悲歌音绝天”、“河无梁”、“苦身”、“徘徊”形成凄苦的同色调,更符合沈德潜先生的评语“此哀淮南求仙无益,而以身受祸也,措辞特隐”。但人们多将“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提取出来描写豆腐的制作,将银床、金瓶与豆浆对比,一贵一贱,突出豆腐出生之贵和味美的同时点出其价值。这种解释虽偏离原意,却反映出人们对于豆腐文化的另一种解读。 南宋理学家朱熹有《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②诗末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这首诗认为豆腐的制作源于淮南王刘安,“泉布”是货币的别称③。该诗讲述了诗人劳动辛苦却收获寥寥,从而萌生出对淮南王方术的向往。 明代诗人苏平在《咏豆腐诗》言:“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诗中将豆浆比作琼浆液,将豆腐比作无瑕玉,极尽描写豆腐的美味。诗尾的“个钟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将豆腐与佛道两家相关联,点出以豆腐为主的斋菜,引出超品尝豆腐时的清淡向道心境。 元末谢应芳于《豆腐诗》写道:“谁授淮南玉食方,南山种玉选青黄,工夫磨转天机熟,粗渣囊倾雪汁香。”突出豆腐的鲜美嫩滑,又称其为“素醍醐”,将豆腐的清嫩与佛家的“醍醐灌顶”联系起来,可谓是至高的赞誉了。 由此可见豆腐与佛道修仙的联系,豆腐不仅本身与修仙问道的典故相联系,佛道之教也多以豆腐作为日常饮食。而古人在描写时,多是对淮王术加以调侃;对豆腐滋味作评;对相关典故和心境进行拓展。在这些诗歌中,淮南豆腐多以一种味美且颇具仙道气韵的形象出现。 二、故事传说中的豆腐文化 除了最为著名的淮南王点豆腐,八公山地区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豆腐菜肴的传说。这些传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帝王故事、神话传说和劳动人民故事。 (一)帝王故事与豆腐传说 相传乾隆南巡曾途经八公山,当地官员以“金沟渡豆腐”招待。乾隆吃后赞道:“豆腐还是八公山的好,虾还是金沟虾味美,‘金沟渡豆腐’更别具风味……”。由于与乾隆帝相关的故事甚多,故八公山烹炸豆腐有“乾隆豆腐”之名。 宋太祖赵匡胤征南唐时,曾被围困于八公山南塘。太祖卧床不醒,南唐兵将又虎视眈眈,在此情境危急之时,刘金定与高君宝率兵来援化解了危机。而刘金定带来的蜜制豆汁更是使太祖病痛全消,于是太祖将其命名为“凤凰汁”。 此类故事,豆腐或因为美味被赞赏,或因救了帝王而被赞誉,因此带上了延年益寿的神奇色彩。 (二)神话传说 除了有与帝王相关的豆腐传说,还有与神仙相关的传说。这类故事多与神龙有关。 相传,淮河边有两条龙,一黑一白共同承担淮河两岸的行云布雨。黑龙勤劳善良,白龙性情粗狂,黑龙行云时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白龙行雨则洪涝或久旱。玉帝派太白金星下凡,化水为冰锁,把白龙冰锁在洞中,以此惩罚。隋朝末年,河南陈州书生乘船到八公山游玩,救了白龙,白龙将头顶的“龙脑”赠之报恩,请书生以此为民治病来赎罪。陈济元接受请求,放弃仕途家财,留在淮河两岸为民治病,成为一代名医,后传下龙脑豆腐一菜。 又有黑白二龙借着向玉帝进贡八公山的乌白菜和豆腐,盗取玉帝的乌金种子播满人间,化作煤炭的传说,黑龙对人说淮南地下有乌金。后人为了感激黑白二龙就用豆腐做了二龙戏珠这道菜肴来纪念它们。 除了这两则传说,还有渔女怀龙子造福淮河人民,后被玉帝封仙;白龙为救老妇斗法金龟等传说及相关的菜肴。在这一类的故事中,主角为黑白二龙,而故事中所涉及的菜肴多为人们为了纪念黑白二龙的贡献所作,笔者窃以为一黑一白或许正象征着淮南的两个特产:煤炭和豆腐。 (三)劳动人民故事与豆腐

文档评论(0)

s64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0215050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