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港旧址与社区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安港舊址與社區發展 1?大安港重要歷史摘錄 第一時期 9明永曆37年(西元1683年,清康熙22年) 相傳大安港明末稱之為「海翁窟港」,台灣民間稱「海翁」為鯨魚。主要說法有 二,一為從大安港遠眺鐵砧山,狀似鯨魚,另一說法為時常有海翁出沒,故稱之。 註:按或語日報辭典註解:窟即「洞穴」之意 今清朝初年 清朝初年稱大安港為勞施港、螺施港,螺施即是以螺殼上之迴旋紋路命名,船隻 出入航道繞轉之狀,因而得名,由此名稱對於當時港口的地形可略知一二。 註:大安港耆老的口述歷史中有趣的傳說一大安港地名之由來,當年嘉慶君遊台 灣時來到海翁窟港時,風雨交加時登入此港口,隨即問身邊隨從指此地為何 處?引路上岸的常地人士隨即說是海翁港(閩南語發音),嘉慶君即說這是不 吉祥之話,應該改為大安港(閩南語發音)。另一說法為嘉慶君來到大安港時 正值風雨交加之際,待登入大安港後反而天候轉好,所以是賜次此港口為大 安之港,即後來的大安港。 9清雍正9年(西元1731年) 大安港開闢為貿易港(文獻屮最早提及開設為貿易港的時間),商業活動隨港務H 進。至乾隆年間大甲街肆形成時,大安 港成為其外港,因貿易,出入貨品熱絡, 而形成東西街與南北街坊。 9乾隆54年(西元1789年) 築大安港砲台,駐水師,派有汛兵防守 刁乾隆60年(西元1795年) 乾隆末期,大安港街肆日盛,已擁有三、四千人。 相傳大安港興盛期間,其南北街,俗稱「竹寮尾」,煙館、酒樓林立,可見其繁 華一斑。另有東西街為郊行(當時稱為棧間)所在地,棧間鋪戶集結對此,常時 舟船便利,桅槽交織,對乾、嘉年間,可謂盛極一時。 註:乾嘉時期之南北街並非今日之南北街,地理位置約是現今舊海水浴場遺址旁 的防波堤外側。 註:乾隆、嘉慶期間是大安港貿易往來中最頂盛的時期。 第二時期 刁道光12年(壬辰,1832) 大安溪、大甲溪流氾濫。 大安港因道光六年、九年、十二年、十八年連續遭受大安、大甲二溪洪水沖擊, 原有西部石汕被毀,港灣機能衰退。 註:石汕一天然海堤,舊海關外海提曾歷經三次整修,過去未有人工海堤時全 靠石汕的天然屏障防止漲潮的潮水。 9道光20年(西元1840年) 台灣道姚瑩〈致台灣十七口設防狀〉中亦記載道:「大安港,昔年水口寬深,內 地大商船可到,今淺窄「惟數百石小船出入」。 《淡水廳志》大安港昔年水口寬身,內地大商船可到,近淺窄,為數百石小船 出入。 9道光22年(西元1842年) 大安港口設砲臺。 1月24日,英艦阿恩號犯大安港,漁船誘進土地公港,伏擊沈船一艘,擊斃11 人,擄獲紅、白、黑共49人,大砲10門等件。地方傳說,生擒的洋人,押三人 至大甲營盤口(今大甲國中一帶)斬首示眾。後來英國人抗議,那些船隊不是戰 船,是風行於當時的探險船隊。因而出錢募集鄉勇的黃觀星與謝秋老,因此役加 封官銜後又被降二級。 9同治9年(西元1870年) 淡水廳云:「大安港小口,離深水外洋十餘里,口門闊二十餘丈,深七、八尺, 港內無山,包裹多石汕,忌溪流衝擊,春夏可泊小舟。」由此可知清代末年大安 港已經淪為一小港了。 9光緒12年(西元1886年) 《臺灣通志》大安港設立徵收茶釐釐卡。 9光緒20年(西元1894年) 大安港每天約有47艘船隻進出。 9明治29年(西元1896年,清光緒22年) 明治29年,日人據台之初,尚有大甲郊戶全勝吉、萬源、長益、益美、勝裕、 謙記等在此設有棧行,其所經營貨品輸出以米、糖為大宗,而進口者則以布 類,瓷器以及日用品為主。據稅關監視署之統計,當其時大安港出入帆船, 島內有14艘,大陸有273艘,雜貨批賣商10家、零售商15家,運輸行18 家(擁有牛車20輛、挑運工人360人)米穀商1()家,鴉片館5家,藥材酒 店等,充分具備港口聚落之機能特色。 9昭和6年(西元1931年,民國20年) 日人據台後,在大安港設有監視署稽查,規定進入之船隻,須先繞道鹿港海關 納稅後,始得放行,因此往來泊碇者日稀。故對日據期間,除與澎湖往來運 輸糧食、豬隻外,其他貿易則不多見。 9清乾隆嘉慶年間 汁*時之大安港灣 昔日船雙航道 ■ ■:天然之石線 9西元1989年 今日大安港灣 J道光年間石線被沖 ?船隻直接進入港灣 昔日之海岸線。 —今日之海岸線。 0 昔日之港灣?今日已成 \ 良田 ? 備註:此兩張圖取置大安鄉志大安鄉公所,1989年出版 2.大安港現今尚存的遺跡 ■er今塞門遺蹟一至今僅剩下塞門外的圍牆,其餘四周的建築物皆為之後所加添 ■er 今塞門遺蹟一至今僅剩下塞門外的圍牆,其餘四周的建築物皆為之後所加添 ■= 9古井一塞門内的古井為舊行政機關所使用的水資源來源之一(吳宅内有兩口 井、另外舊海水浴場有一口井) 9東西街與南北街一棧間(郊行)與廟宇 9謝宅遺蹟一 謝秋:清嘉慶、道光、咸豐年間人,曾任竹南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