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什么样的伤口应该打破伤风
来源:护士笔记原创投稿 作者:渃錵
导语 :有没有被划伤、割伤的经历呢?应该几乎所有人都会回答有吧。但当有人
建议你打破伤风的时候,你会打吗?又有多少人在想,不就割个小口吗,不就扎
根小刺吗,从小到大破了那么多次不也没事么。殊不知,有些伤口看似微不足道,
若不谨慎处理,也会有严重后果。
病因 :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梭状芽孢
杆菌。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人体组织,并在缺氧环境中生长繁殖,产生
毒素引起感染。潜伏期 :平均 6~12天。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前驱期 :以张口不便为特点。常持续 12~24 小时。
常见症状 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
那么,是什么样的伤口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呢?
感染破伤风杆菌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组织开放性损伤,创口较深。
②受到外界破伤风梭菌侵入。
③创口内有失活组织或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多生长在泥土及铁锈中,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
较深并伴 氧菌感染的情况下易生长繁殖。当伤口深到需要缝针,或是受到一
些比较严重的外伤时,如钉子、木头、刺等尖锐物质的刺伤、扎伤,出血了,或
被沾染泥土或带铁锈的铁器扎伤时均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伤口外口较小,
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破
伤风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如果同时存在需氧菌感染,后者将消耗伤口内残留
的氧气,使破伤风更易于发生。
一般而言,浅表的伤口,像单纯的表面擦伤,因为不具备破伤风的生存条件,所
以做及时清创处理,按时换药,保持伤口表面清洁干燥就好,就没有必要注射破
伤风抗毒素了。
护士笔记官网:/
破伤风虽然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但破伤风患者死亡率较高,一旦感染,平均
病死率为 20%~30%,重症患者高达 70%,新生儿及老年人的病死率尤其高。
讲一个身边的例子:
朋友的父亲,一个健壮的“老头”,在下地干活时赤脚被划伤,没做任何处理,
依然赤脚劳作,不到半个月,因呼吸窘迫入院,抢救无效死亡。
医生一般建议暴露后 24 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越早越好,可是如果由于某
些原因未在 24 小时以内注射,只要尚未出现症状,注射还是有必要的。破伤风
杆菌感染潜伏期平均为 6~12天。根据其发病机制,虽然痉挛毒素与神经受体结
合不可逆,但在尚未出现症状的情况下,预防就是有效果的。
一天,有个外地医院的护理老师来开会,听说我们医院上线了移动护理,要求参
观学习,护理部安排我陪同讲解。这个老师四十八九岁,个子不高,有点瘦,穿
着浅蓝色短裙套装,特别干练。到了病区,她看到 PDA 显得很新奇,病区护士
长介绍说这个系统非常好,PDA操作方便易学,老师听得很认真,还不时在笔记
本记些东西。无意中扫了一眼笔记,竟看到写的是“DPA”,心想:这么简单还记
错?真好笑! “原来只是听说过移动护理,还从没见过这个机器,我回去也要向
院长要求引进!”听老师真诚地说完,我突然觉得耳根发热,心跳砰砰砰的加速,
呼吸好像也有点急促,很快感觉脸开始发烫:你凭什么嘲笑她?
记得 PDA 上线前,护理部通知我先做准备工作,我一片茫然:什么是 PDA?为
什么叫 PDA?和移动护理是一回事吗?移动护理是怎样的?心里非常忙乱,坐在
那里无从下手。负责该项目的护理部副主任毛主任没有嘲笑我,送我关于移动护
理的资料学习;第三方工程师没有嘲笑我,告诉我先要定稿护理文书,给我他们
原有的电子护理文书预览效果图,请我对照我们的护理文书,提出修改意见;我
自己也静下心来搜集相关知识充电,得以很快熟悉适应。
护士笔记官网:/
为了便于交流和反馈、解决问题,我们成立了信息小组微信群。刚开始建群时候,
因为还没上线所以问题很少,我回复问题的时候先输上“@”再去群里找人,当时
不知道点击微信头像就可以直接@。这天我又在群里搜索要@的人,500个人的
大群,搜个人真的很慢。凑巧毛主任过来,问我忙着找啥东西,听我一说,她让
我在群里点击刚提问题的护士头像试试,哇,直接就@她了!“以后问题越来越
多,你这样回复多麻烦啊?”“真丢人啊主任!我一直不会!我说别人@我怎么那
么快呢?!”“这个丢什么人?你平时又不怎么回复信息,我开始也不会。”
可以看一下具体操作吗?”老师的话打断了我的思路,我为刚刚一瞬即逝的嘲笑
感到自责,“好的老师,移动护理系统由 PC 端和 PDA 组成,PC 端就是电脑终端,
P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