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文学的本质特征 一、关于文学本质认识的发展历程 1、20世纪60至80年代,当时学者们在提出“文学是意识形态”的同时,又指出“文学用形象反映生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2、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说法便应运而生了 3、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说受到了质疑。近年来围绕着对此问题的不同认识展开了论争,从而使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探讨成为新的理论焦点 第二节 文学的本质特征 二、文学的本质特征 (一)文学是塑造想象性形象的语言艺术 其一,它所塑造的形象不同于绘画、戏剧、影视等艺术种类塑造的可视性形象,而是一种想象性的形象 其二,文学塑造形象的过程体现为意象与语词紧密交织结合在一起的思维活动,意象在头脑中直接转化为语言形象 第二节 文学的本质特征 二、文学的本质特征 (二) 文学是传达生命精神的纯意识形式 第二节 文学的本质特征 二、文学的本质特征 (三)文学是诉诸心觉的审美文化形态 六识种类 感觉类型艺术门类 1眼识——视觉绘画、摄影、舞蹈、影视(视听觉) 2耳识——听觉音乐、戏剧(听视觉) 3鼻识——嗅觉烹饪 4舌识——味觉烹饪 5身识——触觉工艺、雕塑、建筑、行为艺术(触视觉) 6意识——心觉文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影视剧本) 第一节 文学传播概观 二、文学传播的媒介形态历史 (二)文字媒介 2、印刷阶段的文字媒介有着以下特点: 第一,机械印刷大规模地准确复制了文学作品,使文学传播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第二,机械复制促进了长篇小说等新的文学形态出现,并使之取代了传统诗词、散文的主导地位 第三,大规模的机械印刷促进了文字的使用及大众阅读能力的提高,文学随之得以大规模普及 第四,机械印刷方式为中外文学交流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第一节 文学传播概观 二、文学传播的媒介形态历史 (三)电子媒介 运用电磁波或其他电子手段传递信息的方式都可以称为电子传播 电子媒介主要有广播、电影、电视、电子书等几种形式 第一节 文学传播概观 二、文学传播的媒介形态历史 (四)网络媒介 ?网络指的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以及相关协议将不同地域的计算机联系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当今时代,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在促进文学发展的同时,也为文学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首先,作家的心灵被爆炸的信息所充斥,无所适从,难以心无旁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作质量。其次,创作的低门槛化固然提高了文学活跃程度,但泛滥低劣的文学作品也加大了读者甄别的成本,影响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水平。再次,电子化、网络化所产生的图像化极大地削减了文学的功能,如影视作品天然具备的声画兼备优势让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作品吸引力下降,读者数量大为减少。最后,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而来的文学商业化使得文学日益染上“铜臭气” 第二节 文学接受机制 一、文学接受的客体 (一)概念 文学接受的客体,即具体的文学文本 文学文本提供的是抽象的文字符号 文学作品则是虚构的语言艺术,以传达作家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为主旨 第二节 文学接受机制 一、文学接受的客体 (二)文学文本的特征: 首先,文学文本并非一个完满的自足体 其次,文学文本的生成,要求诗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掌控有度,要顾及文学接受活动的某些内在规律与特征 第二节 文学接受机制 二、文学接受的主体 (一)概念 文学接受的主体即读者 读者是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很长时间内,读者往往只被视为文学文本的被动接受者,其独立性、主动性被忽视了 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兴起以后,读者的地位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第二节 文学接受机制 二、文学接受的主体 (二)读者的接受能力 首先,读者要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其次,读者要有相对于文学艺术的阅读动机 再次,读者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与艺术修养 最后,读者要有相应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 接受美学主要由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创立,代表性人物还有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伊泽尔。接受美学主要活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姚斯认为,传统文学研究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忽略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文学阅读的读者不是消极地接受文本,而是能动性地介入其中。作品本身的生命力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接受过程中,文学的历史实质上是文学的接受历史。接受美学提出了期待视野、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等颇具新意的概念,拓展了文学研究的领域 第三节 文学接受过程 一、阅读经验期待视野 (一)概念: “期待视野”,即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的先入之见所形成的审美期待,是业已形成的艺术心理结构图式 第三节 文学接受过程 一、阅读经验期待视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学课件 中国古典文献学--项楚.ppt
- 教学课件 发展心理学(第二版)雷雳.ppt
- 教学课件 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第二版)武飞.ppt
- 教学课件 《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ppt
- 教学课件 《进出口报关实务》.ppt
- 教学课件 进出口报关实务--罗兴武.ppt
- 教学课件 《国际营销理论与实务》.ppt
- 教学课件 社交礼仪教程(第四版).ppt
- 教学课件 《数字电路基础与实验实训》.ppt
- 教学课件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冯希哲.ppt
- 2025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日照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a4版.docx
- 2025年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最新.docx
- 2024全新保密专题课课件.pptx
- 2025年临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参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