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压力检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层压力检测 钻进时,井内压力的控制是使井眼压力处在地层孔隙压 力和地层破裂压力之间。既不发生井喷,又不压破地层,钻 井的整个过程中要随时测试地层孔隙压力、井内液柱压力和 地层破裂压力的平衡情况。 一、压力完整性测试 1、dc 指数法 dc 指数法是通过分析钻进动态数据来检测地层压力的 一种方法。其原理是钻进速度在钻头类型;钻头直径;水眼 尺寸;钻头磨损;钻压;转速;钻井液类型;钻井液密度; 钻井液粘度;固相含量、颗粒大小及在钻井液中的分布;泵 压;泵速相对不变的条件下和地层压力、地层岩性有关。 正常情况下, 随井深的增加岩石的强度增大, 钻速下降, 但进入异常压力过渡带,正常趋势发生变化。 这是由于地层的欠压实作用,地层的空隙度大硬度小, 所以利用随井深钻速的变化能检测异常高压层的到来。 根据钻速模式:R =aN(W/D)d 式中:R-钻速 ,ft/h; a-可钻性系数,对于大段页岩,视为 1; N-转数, r/min; W-钻压, klbf; D-钻头直径, in; d-指数,无因次。 由钻速方程,可得出 d 指数的表达式为: 指数可用来检测从正常到异常压力的过渡带。但没有 考虑钻井液密度的影响现场上用修正 d 指数, 式中: ρ n-地层水密度(从当地地层水含盐量中查 出) g/cm3 ρ m-所用密度 g/cm3 用下式表达 式中:R-钻速 m/h; N -转速 r/min; W-钻压 t; D-钻头直径 mm; L-进尺 m; T-钻时 min 。 若W的单位用 KN( 千牛 ),则 由于 0.0547R N 一般小于 1,所以在 d 中,R 增大,则 d 减小,故 d 反映地层的压实情况与 P。压 实差、孔隙多,地层压力大, P减小,钻速可增 加。 运用 d c 指数求地层压力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列表,准备记录和计算 表的内容包括:井深H,进尺L,钻时T,钻速R,转 速N,井径D,钻压W,地层水密度ρ 0,钻井液密度ρ m 大, dc 地层压力 PP。 、取点记录 , 计算 dc, 填入表内 .在钻速慢的地层每 1m-3m 取 1 点,在钻速快的地层 ,可 5、10、15、30m 取 1 点。 (3)、在半对数纸上作 dc-H图。 纵坐标:井深H,选适当比例 ( 1 厘米表示 152 英尺);横坐标 dc,对数作标。 (4)、划 dc 正常趋势线。通过正常压 力井段,纯页岩可靠点,划斜直线。 (5)、测 dc 对正常趋势的偏离 ,计算 地层压力。 其中:正常趋势线可通过作图法图 4-3 二、漏失测试 现场每次下套管固井后钻穿水 泥环都应进行试漏试验 ,检查在 钻到下一次下套管井深时 ,上部 套管鞋处的套管、水泥及地层 是否能承受井内压力。 液压试验的方法步骤: 1、 循环调整钻井液性能,保证钻井 液密度稳定。上提钻头至套管 鞋以上,关封井器。 2、启动泵,以小泵量向井内 注入钻井液,最好用水泥车。 准确记录不同时间的注入 量(泵冲数)和立管压力。 3、作图。(见左图 4-4)。 4、从图上确定偏离直线对应的 井口压力 即为地层漏失压力的井口立管压力 漏失压力 PL 即开始偏离直线之点的压力值。 此点之后的压力仍然上升,但非直线上升。 破裂压力 PR,最大压力值点的压力。此点之后压力下 降。 传播压力 Pro,压力趋于平缓之点。 注意:漏失实验要在钻水泥塞以后,一般是在钻水泥塞 至套管鞋以下 3m。此法只适用于砂、页岩为主的地区,试 验时应注意,试验压力不应超过地面设备和套管的承压能 力,否则,可提高钻井液密度。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