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精选汇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励志小故事精选汇总 励志小故事1 近几年,世界各地时有地震发生,说起地震带给人类的那种惊心动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真切的感受。有这么一对夫妻,男的名叫志强,女的名叫红英,说起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情景,他们至今还历历在目呢。 灾难降临的那天夜里,这夫妻俩住在人防招待所的一个地下室里。丈夫当过兵,以前也参加过抗震救灾,一阵地动山摇过后,丈夫从伤痛中醒了过来。黑暗中,他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挣扎着摸索到妻子身边,妻子整个身子全被卡进了混凝土预制板的缝隙里,只露出头部和一只左手,她伤得很重,在绝望地呻吟着。丈夫吃力地用双手扒动着妻子,但这时又是一阵余震,他也被死死地压在预制板下。 丈夫再一次从昏迷中醒来,这时,他的大半个身子已经不能动弹了,只有一条右胳膊能伸出去摸到妻子的手。妻子吃力地问他:“我们能出去吗?会有人来救我们吗?” 丈夫打起精神安慰她,可他自己伤得也很重,只感到神志越来越模糊,不知又过了多久,妻子的呻吟声越来越弱,她说:“我好累,我要睡了……” 丈夫在混混沌沌中猛然一怔:不,不能啊!妻子要是这么睡过去,或许就再也不会醒来了!于是他强撑着用力摇晃着妻子的手,又不停地抓着她的手在地上揉搓着。忽然,他的手碰到了一个小小的东西,一摸,是一只小小的硬纸盒,再仔细一摸,里面装着一根根带圆头的小棒子,啊,是满满一盒火柴呀!他连忙摸出一根,一划,“嚓”一声,一片耀眼的亮光顿时照在两个人的面前! 妻子在漆黑的地下呆久了,这时立刻激动得喊了起来:“啊,有火柴了,有亮光了,不怕了!”但是一根火柴毕竟很快就燃尽了,眼前又是一片黑暗,妻子急了,对丈夫说:“你接着划,快,再划一根呀!” 丈夫沉默了一会,说:“一盒火柴只有100根呀,要是一根接着一根地划,很快就会划完的,不如这样,我拿火柴盒,你拿火柴棒,你在我的手上捏3000下,就递一根给我划,一根燃完后你再捏3000下,就划第二根,这样慢慢地划,兴许没用完这99根火柴,救我们的人就来了……”丈夫想用这种办法,来转移妻子的恐惧和绝望,让她升起求生的欲望 。 听丈夫这么一说,妻子答应了,于是,她抓住丈夫的手一下一下地捏着,这样大约每隔二三十分钟,两个人的眼前就有一片亮光出现。 点完了第70根火柴,妻子在黑暗中慢慢松开了手:“怎么还没有人来救我们呀?” 丈夫说:“别急呀,还有30根火柴没划过呢,或许……救我们的人就在划下一根火柴时来到呢……” 妻子吃力地说:“我再也没力气捏你的手了……”丈夫抓起妻子的手说:“要不这样,我搭着你的手腕,你的脉搏跳动3000次,我就划亮一根火柴,好吗?”妻子顺从地答应了。 就这样,妻子的脉搏在跳动着,火柴也在一根根地划着,第80根,81根,82根,83根…… 就在他们划亮第99根火柴的时候,地层上面隐隐传来了“咚咚”的响动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接着一片亮光一闪,他们俩终于被救援的人们发现了。 事后这对夫妻才知道,他们在地层深处整整被埋了七天八夜,已经远远超过了生命的极限。 而同样被埋在里面的另外12个人,都已在两天之前相继死去了…… 励志小故事2 企业成败的要旨之一,是用人。用人的要旨之一,是信任。 这些都属老生常谈,谈什么谈? 我认识一个企业家,他谈的,就有一点点意思。 他说看起来打工的人满街走,一呼一大片,真正好用的人其实并不多得。所以他用人,只要看准了的,看好了的,他一定容忍他的哪怕看起来是相当愚蠢、相当荒唐的,甚至已经造成了损失的错误,给他改正的机会。能给几次? 三次。为什么是三次,有什么依据吗? 企业家讲了多年以前的一个故事——那时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乡下的父母兄嫂都支持我复读再考一次,我坚持自己出门闯荡,进城打工。 我到处碰壁,家里带出来的不多的钱很快用光,我已经整整两天没吃东西,而且回家的路费也没了。正是傍晚城里人下班、交 通最拥挤的时候,鬼使神差地,我挤上了一辆公交 车。那时的公交 车不像现在那么有次序,前后共三道门,都可以挤上挤下的。 行驶中,有乘客高喊“丢钱啦”,我心一凉,因为他丢的钱,正在我的手中。我已经快挤到车门边,准备车一停靠,就溜之大吉。 这时有人提出直接开到派出所,有人急着回家,车厢里吵吵嚷嚷的。那司机把车停靠在路边,打开车内照明灯,准备查找。这时乘客中冒出一句:“关上灯,让他拿出来。”灯灭了大概有一分钟吧,我的心里激烈斗争,拿,还是不拿?正在这时,灯亮了,大家看地下,没钱。“再给他一个机会吧。”车内又恢复了黑暗。饥肠辘辘的我,考虑着是否还出一部分,稍稍截留一些钱,否则饿死也是死,最坏去派出所,也能混顿饭吃。你看,人在饥饿时,思维就是如此混

文档评论(0)

c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