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古诗文(课外):卜算子_咏梅.docVIP

初三上册古诗文(课外):卜算子_咏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上册古诗文(课外) :卜算子 ·咏梅 卜算子 ·咏梅 近代: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及注释译文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 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已经是 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 但并不炫耀自己, 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注释 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 ) 鉴赏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 1961 年 12 月, 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 12 月版《毛主席诗词》 。梅花, 在中国文人的笔下, 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 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表明了创作契机。 “陆游咏梅之词,全篇重一个 “愁”字,毛泽东的咏梅词重点却在最后一字 ——“笑”。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两位作者经受的磨难,以及不同的面对和心境。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 “风雨 ”、“飞雪 ”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 ; “春归 ”、“春到 ”着眼于事物的运动, 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 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 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 “已是悬崖百丈冰 ”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 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 “犹有花枝俏 ”。“悬崖 ” 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 “百丈冰 ”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 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 “俏”字,不仅描绘出梅 花的艳丽形态, 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 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以及不 畏严寒的性格特点。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 坚冰不能损其骨, 飞雪不能掩其俏, 险境不能摧其志, 这和陆游笔下 “寂寞开无主 ”、“黄 昏独自愁 ”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 那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 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 力,内忧外困,此时的中国国力也不富强,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已 是悬崖百丈冰 ”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 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 “已是 悬崖百丈冰 ”,但“犹有花枝俏 ”--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 就是那俏丽的 “花枝 ”。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 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 “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 ?”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作者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结,将词的境界 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详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 “丛中笑 ”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 “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 --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 “群芳妒 ”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 “香如故 ”自命清高,表现 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该词的结尾,突出梅花 “丛中笑 ” 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 ;再进一步 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 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 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 ; 下片则浓墨 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 使梅花具有明媚开 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 “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 天成。

文档评论(0)

187****6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