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鉴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鉴赏 古诗词中的端午节,既是一幅内容丰富的民俗图,又是一曲悼念屈子千古亡灵的哀歌;品读端午节诗词,既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喜庆氛围,又让人沉浸在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深深缅怀之中;它给你一份欢喜雀跃,也给你一种深沉静穆。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古诗鉴赏,欢迎阅读。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鉴赏:从唐玄宗这首诗中可见当时的端午传统,过节有五天,而且在节日期间要听“五音”、系五色丝续命索、采花佩戴、食粽子等,反映了在唐代时端午习俗已趋于成熟,是人们普遍遵行的重大节日。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鉴赏:这里的“五丝”就是指百索、长命缕,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一种期盼,反映出唐人乐生、重生的人生态度。 《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鉴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长期背井离乡,而今返乡时归心似箭的心情。这首诗仿的是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屈原塔》 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鉴赏: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还是23岁的青年才俊,风发意气,他并不知道未来会遭遇怎样的挫折,但在这首诗中苏轼表达了对屈原不苟求富贵的’景仰,宣示了未来人生道路的坚持和志向。 苏轼后来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4次被贬,可他不妥协苟合,保持着淡定从容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鉴赏:这首词写的是一位闺中女子的端午节生活,抒发了与情人离别后独自一人的情思。以景衬情,用端午节浓郁的节日氛围来反衬闺中女子在节日里的孤独之情。 《南乡子·端午》 宋·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鉴赏:整首词即景生情,旅居在外的诗人在端午节时回忆起往昔的热闹时光,眼下身边却没有友人的陪伴,心中不免生出寂寥、落寞之闲情。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鉴赏:整首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鉴赏:苏轼一生写过很多首关于端午节的诗词。这首词是58岁(1095年)的苏轼写给自己的侍妾王朝云的。苏轼写《屈原塔》的时候,王朝云都还没出生。 苏轼给发妻王弗写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可谓千古第一悼亡词,而能在耳顺之年写下“佳人相见一千年”,足见苏轼豁达乐观的性情。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鉴赏:文天祥在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时被扣,在镇江逃脱后,又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但即使在这种境况下,他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而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

文档评论(0)

c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