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土地准备 莴苣虽然为自花授粉作物,昆虫也能传粉,不同品种间以及茎用和叶用莴苣隔离200m。制种田选择肥沃没有种过菊科蔬菜的土地,定植前7~10d整地,施足基肥。采用垄作地膜覆盖栽培,以60cm×40cm划线,从40cm行内开沟起垄覆膜。垄高15~20cm,垄面宽35~40cm,起垄时拍实土壤,做到垄平、直。 3.田间管理 5月上旬定植,株距20~25cm,行距30~35cm,随移栽随灌水,5~7d再灌1次缓苗水,全生育期3~5次。缓苗后中耕蹲苗,发棵追尿素10~20kg/667㎡。见干见湿。进行第二次赤霉素处理,浓度40~60ppm,半包心品种叶片多,赤霉素处理效果不明显,在包心期人工进行剥叶,只留5~7片叶,减少花薹抽出阻力。剥叶期间适当控水,防止病原侵染造成植株腐烂。当有10%花薹抽出时施尿素15㎏/667㎡,磷酸二铵15㎏/667㎡。抽薹开花期根外追施微肥1~2次,以补充钙、硼、镁、铜等微量元素。抽薹开花初期清除杂株,从叶形、叶色、株型、抽薹早晚等方面区别。 4.病虫害防治 5.收获留种 结球莴苣成熟期不一致,应分次收获,当种株叶片发黄,能看到植株上有50%种子冠毛出现时用塑料编织袋套种株摇动收获,当80%种株叶片发黄时可以一次性收割。在田间铺塑料棚膜,晾晒2~3d手工挄打收籽,注意花枝不能晒干,否则种子精选困难。收获后及时用风车精选、入库。制种产量50~80㎏/667㎡。 (二)莴笋春季地膜覆盖浅沟直播制种技术 地膜覆盖浅沟直播制种是莴笋和直立莴苣的主要制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许多叶菜类蔬菜制种,如菠菜、菜心、小白菜、茼蒿、萝卜等,种株不需要赤霉素处理。制种要点如下: 1.播种覆膜 3月上中旬,制种田整地施肥后以60cm×40cm划线,从40cm行线上开8~10cm深的浅沟,保持沟距30~35cm。以18~20cm株距双粒点播,浅覆土,播种后覆膜,保持浅沟深度,为幼苗出土预留生长空间。 2. 放苗通气 3月下旬出苗。当第一片真叶显露时在幼苗一侧开小孔(直径1~2cm)通气,防止膜内高温烧苗。随着气温上升,4月中下旬幼苗长到3~4叶,通气孔开到5~7cm,进行间苗、定苗。5月上旬苗龄5~6叶放苗、培土、封苗穴,苗期空行进行中耕除草,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以后管理与结球生菜相同,制种产量80~150㎏/667㎡。 莴苣可分为春播制种技术、莴笋春季地膜覆盖浅沟直播制种技术两种。 菠菜制种可分为常规制种技术和杂交制种技术,杂交制种技术分为: (一)利用普通品种间杂交制种 (二)利用雌株系制种 复习思考题 1.莴苣常规制种的繁殖方式有哪些?简要叙述? 2.试述莴苣人工去雄杂交授粉技术。 3.菠菜的品种类型有哪些?它们间有什么差别? 4.总结菠菜种子生产的关键技术。 退出本节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谢 谢 / THANKS *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谢 谢 / THANKS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莴苣种子生产技术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甘肃东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07-7 学习目标 目的要求 根据其生长发育特性掌握莴苣和菠菜的常规及杂交制种技术。 学习要点 以莴苣为例学习生物学特性、常规制种技术、杂交制种技术。 技能要点 掌握常规和杂交制种技术。 第一节 莴苣种子生产技术学习要点 一、莴苣概述 二、莴苣类型 三、莴苣生物学特性 四、开花结果习性 五、莴苣制种技术 六、莴苣遗传育种 莴苣栽培种类 结球莴苣 叶用莴苣 茎用莴苣 皱叶莴苣 皱叶莴苣 直立莴苣 莴 苣 概 况 莴苣为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喜冷凉湿润气候。传入我国有1500多年历史。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是重要的叶用蔬菜之一。莴苣有四个变种:皱叶莴苣、直立莴苣、结球莴苣、茎用莴苣,前三种又叫生菜,茎用莴苣叫莴笋(又分为尖叶莴笋和圆叶莴笋)。 一、品种类型 (一)叶用莴苣 以叶片为主要食用部分,因以生食为主,故又称“生菜”。根据叶片形状又可分为三个变种: 皱叶莴苣 结球莴苣 直立莴苣 (二)茎用莴苣 肉质茎肥大如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