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 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2.“元明以来,江南水乡双林镇,以纺织闻名,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缙绅……他们似乎已在官府不在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而几乎同一时期“威尼斯商人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路扩大……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以在威尼斯找到典范……”以上对比说明
A.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商品市场导向 B.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商品经济繁
C.中西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地缘淡化 D.中国向近代转型的社会条件不足
3.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的原因是
A.商业革命的影响 B.价格革命的影响
C.意大利不重视技术革新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4.在19世纪欧洲的大部分时间中,当工会成员罢工时,暴力冲突接连不断,政府不得不派遣警察或军队维持秩序。然而从长期来看,工会逐渐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减少了不满的无产者武装推翻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这表明工会
A.消除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B.激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阻碍了新型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 D.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5.有人感慨,到20世纪初,“其他农产品.畜产品和家庭手工制品等都成了中国重要的出口物。几乎每个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已与世界市场发生了联系”。这种“感慨”实际上是
A.民族企业市场扩大的表现 B.农民积极开拓市场的表现
C.传统经济难以为继的反映 D.传统农业继续发展的体现
6.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一千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道:“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A.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B.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
C.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7.英国于1931年11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歧视性高关税。1932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规定将对一般进口商品增收10%的从价税,对大多数工业品实际征税20%,而对钢铁奢侈品等征税更高。可见当时英国
A.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 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提高关税应对贸易战 D.大萧条使社会混乱
8.1960年11月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相当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至少7年不变;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等。该文件的发布
A.有利于扭转当时农村的经济形势 B.配合了工业领域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C.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快速持续发展 D.成为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
9.20世纪70年代初,在伦敦,一位游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乞丐在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经济滞胀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C.美欧外交关系的恶化 D.经济一体化提升了欧洲自信
10.1961年和1967年,英国曾两次申请加人欧共体,但未获批准,直到1973年,英国才加人欧共体。当欧洲一体化符合国家利益时,英国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反之就会成为一个旁观者甚至阻挠者,英国始终不是欧元区成员。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A.阻碍了全球贸易结构的调整 B.促进了英同经济的健康发展
C.反映出欧洲一体化有利有弊 D.有利于英国领导经济全球化
11.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虽涉及一部分自然知识,但都不是以研究自然本身为目的,而是利用自然知识来说明其在政治和道德方面的主张。由此可知,先秦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