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10~220kV电缆及通道设计技术导则.docx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 110~220kV 电缆及通道设计技术导则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二○一九年二月 长沙 目次 TOC \o 1-5 \h \z 总则(省院) .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省院) . 1 电缆保护管敷设 ( 中心院 ) . 2 明挖排管 3 水平定向钻 ( 拉管) 5 顶管. 9 电缆防火 10 电缆沟敷设 (星电院) . 10 一般规定 10 技术要求 11 电缆防火 12 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电力舱 (省院) . 12 一般规定 12 隧道结构设计 14 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电力舱空间布置 18 接 地 19 电缆支持与固定 19 附属设施 20 电缆防火 26 电缆及附件(星电院) . 26 6.1 电缆本体的选择 26 电缆截面的选择 28 电缆附件的选择 28 电缆线路雷电过电压保护 30 电缆金属护层接地 30 电缆终端塔、杆 ( 株洲院 ) . 33 7.1 一般规定 33 技术要求 34 附录 A:电缆标准截面参考载流量 PAGE PAGE # GB 50217-2018 GB 50217-2018 GB 50289-2016 GB 50838-2015 GB 50168-2006 工及验收规范 GB/T 50064-2014 缘配合设计规范 DL/T 5221-2016 DL/T 1279-2013 DL/T 5484-2013 总则 为满足湖南省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 助力经济高速 发展,加快电力工程建设进度,规范城区新建、扩建、改造 电缆线路工程设计、建设标准,特制定本基本原则。 本原则以国家、 地方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 标准、 导则、规程和规范为基础,结合湖南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本原则适用湖南 110 ~220kV 电力电缆设计、 建设 工作, 35kV 及以下电缆线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 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 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1-2010(2016 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2015 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46-200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Q/GDW 1512-2014 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 Q/GDW 1864-2012 电缆通道设计导则 国家电网运检〔 2016 〕 1152 号 国家电网公司高压电 缆专业管理规定 运检二〔 2017 〕104 号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 城市电力电缆通道规划与使用管理规范和城市综合管廊电 力舱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运检二〔 2017 〕105 号 国网运检部关于加强隧 道内电缆本体及环境监测装置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电网运检〔 2014 〕354 号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 电力电缆通道选型与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电缆保护管敷设 电缆保护管敷设包含明挖排管、水平定向钻 (拉管 )、顶 管。保护管敷设时电缆载流量的计算应充分考虑导体的最高 允许温度、敷设方式、埋深、电缆布置方式、回路数、土壤 热阻系数、环境温度、环境温升等。具体计算参考国际电工 协会 IEC 60287 标准。 明挖排管 回及以下 110kV 电缆线路在沿现有及规划道路的人行 道、绿化带敷设,穿越规划道路时,宜采用明挖排管敷设。 一般规定 电缆排管每管应只穿 1根电缆。 电缆排管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管孔内径不 宜小于 200mm 。 管孔数量宜按远期发展预留并留适当备用孔。 导体工作温度相差大的电缆宜分别配置于适当间距的 不同排管组。 管路顶部土壤覆盖厚度行车道不宜小于 0.7m ,其他不 宜小于 0.5m 。 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压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 垫层上,压实度不低于 0.92 。 管孔端口应采取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措施。 排管敷设的电缆上方沿线土层应铺设带有电力标识的 警示带,宽度不小于排管宽度。 电缆排管方式应采用混凝土包封防护,混凝土强度不 低于C25 ,管顶混凝土厚度不小于 100mm 。 电缆排管路径尽量保持直线,减少转弯。 电缆排管宜采用管枕固定。 接头井、 转弯井、

文档评论(0)

dayu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5304000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