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考科目怎么选? 考虑两种因素: (1)你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性向; (2)你准备报考的学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 * 和孩子一起,做正确的选择 ——欢迎高一(9)班的各位家长 总分前十: 120 470.25 沈丽佳 10925 87 472 华宇杰 10911 84 472.25 陈欣 10903 70 473.25 徐杨 10938 56 474 袁喆恬 10943 55 474.25 朱苗苗 10950 46 474.5 洪锶婷 10909 44 474.75 孙佳乐 10927 37 475 姚远 10940 4 481.75 任丽娅 10918 总中考 总分 姓名 班级学号 语文学科前十: 125 101 厉方婷 127 101 王钰龙 124 101 高荧黛 126 101 沈丽佳 128 101 朱苗苗 109 101.5 沈君仪 107 101.5 倪娇如 106 101.5 陈欣 108 101.5 任丽娅 89 102 郑泽天 88 102 陈渝洁 71 102.5 施罗燕 44 103.5 王盼 4 108.5 王利琼 语中考 语文 姓名 数学学科前十: 146 99 胡灵迪 10910 142 99 王钰龙 10933 126 100 陆韦维 10916 122 100 姜晓苗 10912 113 100.5 袁喆恬 10943 107 100.5 王利琼 10930 85 101.5 任丽娅 10918 71 102 朱苗苗 10950 39 104 汪旭达 10928 33 104.5 沈佳豪 10922 11 108 徐杰 10937 数中考 数学 姓名 班级学号 英语学科前十: 114 109.5 王思瑶 10932 112 109.5 夏鲁飞 10936 87 110.5 高荧黛 10907 78 110.5 姚远 10940 76 110.5 吴佳莉 10935 36 112 倪娇如 10917 34 112 任丽娅 10918 28 112.5 厉方婷 10914 18 113.5 沈立如 10924 13 113.5 朱苗苗 10950 英中考 英语 姓名 班级学号 科学前十: 107 144 钟炜波 10946 104 144 袁喆恬 10943 98 144.5 陈丹梦 10901 88 145.5 张杰 10944 87 145.5 周达 10947 84 146 华宇杰 10911 81 146 孙佳乐 10927 78 146.5 高丞杰 10906 40 152 徐杨 10938 27 154.5 汪旭达 10928 2 170.5 徐杰 10937 科中考 科学 姓名 班级学号 社会前十: 106 85 厉方婷 10914 99 85 高荧黛 10907 98 85 邵敏 10921 96 85 鲁思焕 10915 84 85.5 郑泽天 10945 82 85.5 魏汀君 10934 81 85.5 颜兵 10939 72 86 任凌佳 10919 47 87 任朦妮 10920 44 87 袁喆恬 10943 29 87.5 徐杰 10937 9 90.5 高丞杰 10906 6 91.5 姜晓苗 10912 社中考 社会 姓名 班级学号 解读新高考——孩子们的2017! 1、新高考的学考科目共13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这10门全省统考;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由各市区组织实施。 2、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是高中毕业的必备条件,更是高校三位一体、高职提前招生的依据。每门学考科目最多可以考2次,如果2次都不合格,可以增加1次补考机会。 3、选考科目每个考生要考3门,从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生物、技术这7门中选。 学考和选考的区别: 1、除了语文、数学、外语外,其余7门的同一科目均提供学考和选考两种试卷。学考满分70分,考“必考题”;选考在学考的“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30分),选考满分100分。 2、同科目的学考和选考同时在不同考场安排考试,学考考试时间为1小时;选考为1.5小时。因此新高考实质上是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结合的考试。对选考科目的考生来说,既要通过70分必考题的考试获得高中学考等级,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又要同时通过100分的考试获得高考选考科目等级和赋分。 注意: 在每门科目第一次报考时,就要明确是作为学考科目还是选考科目。选定后不可变化调整。同一门科目,不能先作为学考科目考,觉得感觉不错再作为选考科目。 学考的用途: (1)作为高中毕业条件之一; (2)作为三位一体、高职提前招生等重要依据; (3)在统一高考招生中,很可能会有招生学校根据专业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