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三 ―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 :电视新闻节目
新闻是对正在发生的 ,或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在任何时代都 没有变化 ,但在电视时代 ,新闻传播的载体和方式发生了变化 ,使得新闻传播从内涵到 外延都产生了质的飞跃。
电视新闻节目以鲜活的现场、及时的报道与现实世界、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 在一起 ,成为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
一、新闻质地的变化
电视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质 ,从几个方面来看。
构成新闻的元素或者说是物质载体发生了变化。
不同的技术平台提供了不同的信息载体。电视新闻以现代的电子、数字等摄录 设备,通过微波 ,通讯卫星 ,光纤等传输手段 ,对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事实作声 画同步的形象报道 ,其电子乃至数字的技术系统直接改变了构成新闻元素的质地。
轻便的电子设备可以深入到任何地方 ,可以声画同步撷取 ,便于灵活机动地采集 现场素材 ,将流动的生活状态完整地保留下来进行传递。及至数字技术的出现更是 去除了电子时代一些不可避免的信息损耗 ,采录设备更为轻巧 ,更为贴近生活 ,以数码 方式传送电视信号 ,信息失真度小 ,防干扰能力强 ,信息传送质量高 ,更适合信号的远距 离传输 ,而且更多的数据可以在光纤的宽频道上传输。
电视新闻传播的介质不是抽象的文字 ,也不是单一的声音元素、凝固瞬间的静 态画面 ,而是与生活同构的元素 ,包含有形象、有声音、有运动、有过程 ,以及由此产 生的心态、氛围。在这样的传播基础上 ,使新闻能直接诉诸于人的官感 ,提供了一个 对新闻的人性化感知方式。
较之以往媒介 ,电视提供了现场的、全方位的、整体的信息 ,使新闻的主客观关 系有了一个清晰的距离 ,为观众对新闻的理解提供了较为活跃的时空 ,便于观众进行 个性化的观察与思考。避如 1998年 1月10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张北、尚义两 县发生 6.2级地震 ,记者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 ,《晚间新闻》首发了 第一条有现场图像的新闻 ,并迅速为世界媒体转发 ;2000年 1月 5日《新闻 30分》 报道了成都水族馆的大批珍稀海洋动物因人为停电而遭受灭顶之灾的新闻。记者蹲 在一堆因挨冻缺氧而死去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前面作了现场报道 ,事实的真相在 鲜活完整的现场画面中逐渐显露出来。
世界各国电视新闻节目都在加强现场报道。譬如在塔利班不顾世界各地的强烈 反对,在巴米扬省展开摧毁两尊佛像的行动时 ,卡塔尔电视台 2001年 3月 19日播出 塔利班民兵炸毁阿富汗佛像的画面。
镜头显示 ,古代佛像所处的山边发生大爆炸 ,并冒出缕缕浓烟。
爆炸后,镜头外传出塔利班民兵高喊 “真主最伟大 ! ”的呼叫声。
在迪拜监控的卡塔尔卫星电视台所播映的画面也传出 “赞美真主 ! ”的声音。当 烟雾散去时 ,该处只留下佛像底部的一部分。数名看来像是塔利班民兵的男子在凿 空的山边视察。
一对白鸽停在 1500 多年前傍山而凿的佛像头部的残骸上。
现场画面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力 ,人们恍如置身新闻事件之中 ,对这一行径的褒贬 意义也就自出。
原因即在于电视新闻的新质所提供的是全方位的鲜活信息 ,对于传达信息的人 来说 ,这种客观事实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是主观意志所不能覆盖的 ,观众可以更多 地运用自己的官感进行直接的判断和接受 ,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新的技术平台使得人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
电视媒介人性化的技术平台使得电视新闻能够充分发挥电视人际交流的特性 , 把人推到了第一位 ,以记者出镜 ,现场播报提供一个面对面的情境 ,利用人际的交流状 态来传播信息 ,实际上这也是技术发明的初衷和新闻改革的依据。
在以往的传媒中 ,信息的传播者不可能以人的整体方式和受众进行全方位的交 流 ,损失了新闻中最活跃的人际感知和信息传递方式 ,不属于真正的人际交流状态。 而在电视媒介中 ,记者、主持人出镜 ,在事件和观众之间 ,直接面对现场 ,面对观众 ,用 现场的播报 ,采访及组织交流反馈来结构新闻 ,梳理信息 ,人的智慧、个性都在现场得 到充分发挥 ,主持人、记者的言谈举止 ,提问交流 ,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也是向观众传递 信息的最佳桥梁。观众获知的信息除却新闻事件本身外 ,还有记者或主持人对事件 的态度及个人魅力 ,人在电视新闻的传播中既是内容又是形式。
人成为传播的主体 ,是传媒的一大进步。
记者以最快速度进行现场报道 ,与观众面对面交流 ,一直是电视报道质量的最佳 保证。现在的电视新闻中 ,绝大部分都是由这种以人为符号进行的采访活动以及面 对面交流所构成的 :或者是主持人面向观众的直接交流 ,或者是摄像机充当角色进入 与被摄者直接交流情境 ,被摄者面对摄像机回答记者的提问 ,袒露自己的内心的愿 望。或者是记者的出镜采访 ,现场报道 ,主持人、记者走入画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