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13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共同体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区域经济交流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宋代的市镇经济。
2.感知和体会宋代城市生活风貌,了解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
3.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辉煌成就的自豪感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自主先学】
宋代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兴起,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留下了深深印记,也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中国特色产生了重要影响。北宋画家__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及_________两岸风光,展示了当时都市的生活风貌。本课按照画面叙事进展将全图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部分,全景式地再现了一千多年前北宋都城的商业、交通和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
【课堂导学】
场景一:市郊村野
打开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派乡村风光,薄雾疏林,掩映着茅舍瓦房。
1、观察图4-68和阅读图说,思考:运炭驴队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2、阅读图4—69图说的基础上,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物和场景,讨论《清明上河图》“清明”一词的含义?
场景二:汴河船运
张择端把汴河放在图的中心位置,又把船运作为重点来描绘,这是有深意的。
阅读课文说说当时汴河在全国地理区位和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汴河,当时东京附近还有黄河等河流,回顾你对黄河的了解,说一说,为什么东京主要依靠汴河而不是黄河运输物资?
虹桥处于《清明上河图》的中心位置,是横跨在汴河上的一座单孔木结构桥,宛如一条飞架两岸的彩虹。这种单孔木结构桥技术要求高、建造难度大,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请思考:为什么当时人们不在汴河上修建更为容易建造的多空桥?
当时的东京汴梁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城市,所以商业活动肯定很繁荣,请仔细观察画卷中桥头的商业活动和图4—71—72,找出相关证据。
场景三:都市街景
让我们真实感受当时汴梁城里繁荣的商业气氛。
观察图4—71—72,说说图中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人物?分别从事的行业?有哪些商业场所?各类招牌和广告?哪些交通工具?
从《清明上河图》中,你能看到哪些生活场景和习俗?其中哪些仍然保持?哪些已消逝了?
参考书P42图2-11“唐朝长安城平面图”,结合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请以《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为例,说说宋代的城市与唐代的城市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拓展迁移】
1、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用《清明上河图》表现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核心智慧,举办者认为, “宋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已经有了发达的城市经济、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从《清明上河图》中,你能寻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吗?
2、人类城市发展究竟是走以生活文化导向为目标的道路,还是走以促进技术无止境扩张为宗旨的道路?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对此进行了讨论。在论及第一条道路时,他特别提到了中国的《清明上河图》:“各种各样的景观,各种各样的职业,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各种各样人物的特有属性--所有这些能组成无穷的组合、排列和变化,不是完善的蜂窝,而是充满生气的城市。”
你认同芒福德对北宋都市的评价吗?说说你的理由。
结合《清明上河图》,说说北宋都市生活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繁荣、和谐而“充满生气的城市”有哪些启示?
【课堂小结】
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参考答案
【自主先学】
市镇经济,市民阶层,张择端,汴河,市郊村野,汴河船运,都市街景。
【课堂导学】
场景一:市郊村野
1、通过对运炭驴队的描绘介绍了北宋都城东京周边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城市燃料的供给途径和来源。
2、春天说——古代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画中的轿顶就插有很多柳条。
夏天说——《清明上河图》中有十多次出现了扇子,而且在郊外赶路人群中还有一个赤膊奔跑追赶马匹的大汉,似乎也说明当时正值夏日。
秋天说——虹桥边的“十千脚店”门前的酒旗上写的“新酒”与当时人们在中秋节饮新酒的习俗相吻合。另外,画卷前段的原野和院落中的石碾也与秋天刚打完庄稼的景象一致。
还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东京的清明坊,还有人认为,图名中的“清明”表示当时的政治清明。
场景二:汴河船运
1课文117页第一段正文。
黄河水患频繁,河流年沙量大,淤塞严重,黄河河道改道频繁;黄河水量不稳定,汛期水量大、旱季容易出现断流,不利于行船。
3、参考书257页。
4、参考书257页。
场景三:都市街景
1、参考书258页。
2、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书259页。
【拓展迁移】
1、参考书259页。
2、言之有理即可。
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参考答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