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摘抄).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纪宝成 (摘自纪宝成校长 4 月 2 日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演讲) 文化的特点是说高深就非常高深。说具体,传统节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 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新文化运动、西方学科制度的引进等,却使中国的传 统文化受到了不应有的鄙视。 2005 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倡导国学教 育,目的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破坏 当青年学生托福成绩达到令人惊异程度之时,却连中国的语言也难以理解,更 不用说古文,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古文也看不懂,一些博士论文在语言运用上十分不 熟练,标点符号不会点,错别字连篇。不少人谈到外国的事情时了解很多,但在谈 到屈原、司马迁时知道的就很少,再了解司马迁和屈原讲过什么、写过什么时知道 的人就更少。 文化大革命后,在政治上、思想上都进行了拨乱反正,但是在传统文化上却始 终都没有矫正到位。 这种现象需要各方人士深刻反省。 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 中国受 到列强的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败后割地赔款,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受 到极大的伤害。此时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即“西学东渐”,开始了学习欧美 的新文化运动, 中国人民从蒙昧中走了出来, 科学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开始生根发芽。 然而新文化运动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了非常激烈的全盘否定态度,而且以 后一代一代人把中国的落后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以至于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 化丝毫没有自豪感。这种状况令我们感到惊讶,外国人更为惊讶。 1913 年,英国人庄士敦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 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 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 现象。” 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领导之一的陈寅恪先生早就预言:“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 文化全盘否定的激情方式,将对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埋下深层的隐患”。不幸 而言中,它的确埋下了深层的隐患。 . 精品文档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脱颖而出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阶段,但是日本在现代化的进 程中始终没有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 例如日本的三五七仪式规定, 日本小孩在三岁、 五岁、七岁的这一天必须穿上和服去神社拜祭,日本的国民无一例外,反复进行, 这样在日本人心里深深地留下他们民族的印迹。 韩国的很多文化也来源于中国,如韩国的端午祭和各种礼仪,以至于世界上很 多著名的汉学家在比较韩国和中国的时候,认为韩国对传统儒学的保存和继承发扬 远胜于中国。 一百多年来的反传统文化,已经在一代又一代的人身上形成了某种习惯。我在 2005 年发表了《重估国学的价值》一文,提出了要对百年来中国偏颇的传统文化拨 乱反正。 从狭义上讲,国学就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及其研究的学问,今天我们研究的 国学,就是从狭义的概念上去探讨的。广义上的国学则包含了很多内容,传统节假 日、中医、京剧戏曲、中国功夫、天文历算地理等都属于国学的范围。国学是一门 综合学科。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精髓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蕴涵着优秀的 传统,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内诸民 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迁徙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文明 认同始终如一。而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其根本因素就是国家统一的理念渗透于中华 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人们一致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 第二,为政治国理念上的民本要求。民本思想萌生于西周初年,当时的统治者 在政治思想领域提出了“敬德保民”的命题。春秋时期,“重民轻神”、“恤民为 德”成为较为普遍的思潮。儒家继承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形

文档评论(0)

zzx6675gx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