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 临泉实验中学 刘 堃 高考题例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2013年·山东卷)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白云,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问题:三四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明确:文中的“烟”具有洁白、轻盈、缥缈、流动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烟的颜色比喻成云,是因为水气自身的颜色,还因为水气是在月光普照衬托之下,更显出洁白,这不仅体现了烟的色彩美,同时也突出了烟如云一般缥缈轻盈的动态美。同时用“流”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烟的被风吹动时千变万化、飘依无定的姿态。 考点分析 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诗歌的命题点在意象、技巧、语言、情感四个方面。很明显山东卷此题是对诗歌技巧中的修辞手法的考查,属于考查技巧方面的题型。 考情分析 诗歌鉴赏类的题目设置大致可以分为意境型、技巧型、炼字炼句型。回顾历年各省的命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意象、技巧等知识点方面的掌握,而对于语言特点方面的考查则很少,因为相对来说这一类的题目较为抽象,但也不是不能设题,也不能忽略。在所有的知识点考查中,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应该说是较为容易的。 四、知识储备 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夸张)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 )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拟人 )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对偶 ) 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反问)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借代)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 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五、解题思路 望洞庭湖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该诗后两句形容洞庭湖景色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明确:比喻(一)。“白银盘”比喻皎皎月辉下的洞庭湖水,突出其澄澈空明;“青螺”比喻皓月银辉之下愈显青翠的洞庭山。这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二)。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审美情调,体现了清静闲适的情怀(三。) 总结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说手法)(步骤一)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特征。(谈运用) (步骤二)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析效果或表情感)(步骤三) 六、巩固练习 次潘别驾韵 ? 汪莘 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 注: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举例说明这首送别诗中修辞手法的妙用。 明确:1、诗中运用拟人、比喻手法;2、自己与友人离去的浓重的愁恨和悲凉(千愁万恨、雨、烟)巧妙的借用绞缠无绪的柳丝表现出来。把柳条喻成“黄金缕” ;3 既没有分别的场景描写,也没有作者个人身影的出现,却把浓重的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定 林①(2010年浙江卷)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② 。 因脱水边屦③ ,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④值⑤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襟,指胸怀、心怀。③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④仍: 又。 ⑤ 值:恰逢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简析 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明确:1、运用拟人手法;2、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3、写出在定林留恋往返的愉悦心情。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