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锦蛇的药用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花锦蛇 百花锦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花锦蛇 【药材名称】百花锦蛇 【别名】金钱白花蛇[广西] 【来源】游蛇科动物百花锦蛇 Elaphe moellendorffi (Boettger) 的初生幼蛇加工环绕成圆盘状者。 【功能主治】搜风胜湿,定搐搦,强腰膝。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筋脉拘急,湿痹不仁、骨节疼痛,麻风疥癣。 【用法用量】 0.8~1.5 钱。 【注意】阴虚血少、内热生风者慎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百花锦蛇 【药材名称】百花锦蛇 【拼音】 Bǎi Hu ā J ǐn Sh 【英文名】 Little Multibanded Krait 【别名】白花蛇、花蛇、菊花蛇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 【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百花锦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Elaphe moellendorffi (Boettg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①饼蛇:剖腹去内脏,以头为中心,卷成圆盘状,用竹 3 根,交叉横穿蛇身,使之固定,烘干。②盘蛇: 从头一尾端剖腹,去骨脏,用刺刀将接近脊椎骨处两边的肋骨割断,然后将蛇体展开摊平,以头为中心,卷成圆盘形,每一圈之间用线缝合起来,用竹片撑开,烘干。 【原形态】百花锦蛇,全长可达 2m。头呈梨形,与颈明显区别, 头背赭红色,背部灰绿色,正中有红棕色镶黑边的大斑块 29-32 个,体侧色斑较小,与正脊交错排列;尾背有红棕与橘红色横玟 11-13 个,相间排列。眶前鳞 1(2),眶后鳞 2;颞鳞 2(3)+3(4);上唇鳞 4-2-3 或 3-3-3 式,少数 5-2-2 式。背鳞 25(27)-27(25)-19(21)行,除最外 2 行平滑,余均具弱棱;腹鳞 267-292,肛鳞 2 分,尾下鳞 80-102 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海拔 50-300m 的石山区及山石脚、田坝、草丛中。行动迅速,以鼠类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圆盘形。头居中长圆形,头背赭红色。 口有细牙,体背面具有 3 行略呈六角形的大斑块, 斑块边缘蓝色或蓝 黑色,中央褐绿色。尾背部具赭红色环。饼固定的饼蛇则缺竹条。盘 蛇呈平板状,体扁薄,直径 30cm 以上,背鳞呈菱形, 4.8-5.8cm,宽 3.4-4.0mm;鳞片半部边缘整齐,下半部不齐鳞片有弱棱,前有 1 对 端窝,类圆形,鳞片透明无色,表面平滑光滑。气腥,味咸。 显微鉴别,分末特征:淡黄色。角质鳞片众多,大多破碎。一种 无色,表面有同方向、交错排列的条纹,密度在 50 条/mm 左右,尚 隐约可见同向极细密小条纹饰; 另一种鳞片碎片布满黄褐色斑点, 条 斑不明显。另可见骨碎片、横纹肌纤维碎片。 鳞片置扫描电镜下观察,具纵条状沟纹,形似人大脑皮层,成沟 回状。 【化学成分】蜕皮含大量骨胶原( collagen),由多种氨基酸组成, 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 C20:4、C24:1 脂肪酸为主。 肌肉含蛋折质、肽类、氨基酸、脂肪。 脑含促黄体激素释放因子( 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factor), 促黄体激素(luteotropic hormone),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甲状腺含单碘酪氨酸脱碘酶( monoiodotyrosine deiodinase),碘 iodine),甲状腺素( thyroxine)。 红细胞含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肌醇(inositol), 多 磷 酸 盐 ( polyphosphate ) 2 , 3- 二 磷 酸 甘 油 酸 酯 ( 2 , 3-diphosphoglycerate)。 【性味】味甘;咸;性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搜风除湿;通经活络;止痛定惊。主中风半身不遂; 口眼?斜;筋脉拘急;风湿疼痛;肌肤单板机木不仁麻风疥癣;小儿 惊风;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20-30ml。 【注意】阴虚血少,内热生风者慎服。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蛇肉有搜风胜湿,通经活络、 定惊、强腰膝之功能。主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筋脉拘急,湿痹不 仁,骨节疼痛,麻疯疥癣,小儿惊风和破伤风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文档评论(0)

156****9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